近日有關我國將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引進印度移工一事,引起廣泛討論,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表示,引進的數量還未確定,外傳要引進十萬名印度移工是假訊息,有關移工的引進,勞動部會嚴格把關,她要大家放心。但面對國內各行各業缺工嚴重的問題,主管機關除了澄清假訊息,似乎仍未找到有效的解方。
自1988年國內缺工率升至7.1%,非僅產業人力吃緊,連公共工程也缺工,次年首度開放移工參與重大公共工程,為紓解製造業缺工,自1992年也開放製造業引進移工,但僅限於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險的產業。隨後為吸引業者投資,申請移工的門檻持續放寬,加以高齡化長照的需求,我國所引進的移工總數,十年來(2013~2022)已由48萬人升至72萬人,成長速度不可謂不快。
我國所引進的移工以越南、印尼分居前兩名,各有25萬名,菲律賓15萬名,泰國6萬多名,何以此次要引進印度移工?原因在於東南亞日漸發展,薪資水平逐年成長,加以面臨高齡化,人力外流意願降低。此外,日本近年由於老年化加速,勞動力嚴重不足,也開始放寬移工申請門檻,在亞洲移工供給趨緩,需求日增的情況下,引進移工的難度升高,只好另找新移工來源國。
自1990年代引進移工開始,我國移工政策一直定位在移工是做為「補充性」人力,而非「替代性」人力,政府千篇一律地強調,移工的引進非但不會搶國人的工作,反而因為他們的加入,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話說來動聽,但補充性、替代性不易認定,因為給的薪水低,國人不來做,如此引進來的移工即屬補充性?然而如果企業願意給高薪,馬上有人做,這又怎能算是補充性?這說明,薪資是關鍵。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處於實質薪資負成長的局面,七年前民進黨在野時嘲笑馬政府主政下的台灣,實質薪資倒退15年,如今蔡政府同樣出現實質總薪資負成長的情況,反映不論誰執政,薪資成長緩慢,甚至停滯已成常態。何以如此?這和來台移工逐年成長,讓業者習慣低勞動成本,以致降低調薪意願是否有關?值得研究。
人情之常,當有移工可用,配合度又高,支付的薪水又低,企業自然是樂於申請移工,在勞動市場上,由於移工的加入,企業何必花高薪去僱用國人?長此以往,國人的薪資自然是難以成長。雖然各業勞動條件不同,情況未必都是如此,但綜合各業的平均薪資長年處於這個困局,自非偶然現象,不能不加以注意。
猶記得,七年前競爭力大師波特、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先後訪台,他們都被詢及台灣實質薪資倒退一事,兩人皆表示驚訝,百思不解,何以競爭力未帶動薪資成長?何以經濟成長率比人口成長率來得高,實質薪資竟未成長?他們所百思不解的情況,直到今年依然存在,今年前九個月我們實質總薪資負成長0.78%,從馬政府直到蔡政府一直有這個情況,在我們準備引進印度移工之際,對此問題有必要重新檢視。
我們認為,以台灣如今勞動參與率相對各國明顯偏低的情況,有缺工風險時,優先該做的,不是引進更多移工,而是提升勞參率。以2022年而言,台灣勞參率59.2%,低於南韓的63.9%、日本的62.5%、新加坡的70.0%,甚至連美國、德國、英國都遠在台灣之上,細看各年齡層則會發現,台灣在49歲以下的勞參率仍與各國並駕齊驅,但自50歲以後則遠遠落後。
統計顯示,50~54歲台灣勞參率76.3%,同年齡層的日本、南韓仍達87%、80%,繼而55~59歲台灣59.6%,日本、南韓仍達85%、76%,再往下60~64歲台灣勞參率已降至39.6%,日本、韓國仍高達75%、64%。這說明台灣有許多的閒置人力,可以紓解人力吃緊的局面。政府該做的是去了解,何以他們不願投入勞動市場?若是法規上的問題,就應該修法,鼓勵也好,獎勵也好,總要千方百計提升中高齡的勞參率,才是解決台灣人力短缺的正辦。至於勞參率確實已升至日、韓水準,還缺人力,這時才適合增加移工的引進。
我們認為,擺在政府前面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引進移工來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一個是升勞參率來改善缺工的困境。前者自然是比較容易,但必然有副作用,而後者恐怕連提升一個百分點都很難,但卻是萬全之策,長久之計,這是攸關台灣百年大計的大事,幾位總統參選人必須思考因應之道,於未來執政時方能做出正確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