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及民眾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及柯文哲,23日在前總統馬英九、獨立參選人郭台銘見證及朱立倫主席的陪同下,進行一場面對面的公開會談。結果顯示在野整合瀕臨破局,以致於6成以上期盼政黨輪替的民意,實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如果在24日總統大選截止登記前仍然無法翻轉,則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極有可能當選,台灣的國安危機勢必難以緩解。
藍白合最大的關鍵繫於柯文哲一念之間。他一直堅持自己是最強的候選人,非別人讓路不可,一路執著到底,極盡堅持與爭辯能事。如果他只希望成為總統候選人,結果卻可能和侯友宜一樣敗選,則他和民眾黨終將泡沫化,不會有美好的未來,連現在擁有的聲勢都將失去。
柯文哲聰明絕頂,但有自我中心傾向,被人認為常以成全自己為第一;他主見甚強,但關鍵時刻卻被懷疑是受抬轎的幕僚左右。他目前以民眾黨主席身份,致力於追求個人和黨的發展前景,這無可置疑,但不能目光短淺,只看到近程,看不清長遠,以免急於一時成就,而昧於明天過後璀璨的未來。還有,想要擔任國家領導人,必須要有優異品德,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出言不遜,傷人累累,更不能罔顧誠信,不信守承諾。
在這歷史性關鍵時刻,誰都不能毀了整合路,以免台灣錯失歸正避險的大好機會,讓民進黨繼續走誤國誤民的邪路。對於台灣和柯文哲個人及民眾黨而言,終將印證一句俗話:「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
朝野對決是政黨輪替的最好途徑。國民黨為在野力量中基層組織及政治資源最豐富的政黨,總統候選人民意支持度也不輸人,理當由國民黨主導在野整合,以其總統提名人帶領選戰,並在立法委員選舉上通力合作。柯文哲一度也順應情勢,有意配合藍白合成局,但遭到黨內幹部強烈反彈之後,馬上改變承諾,致使藍白合作因「誤差範圍」認定不一而功虧一簣。藍白兩黨的侯友宜、柯文哲因而只能各自參選總統,未來在「三腳督」的分票拉扯下,民進黨賴清德的勝選總統之路將更為篤定,台灣的政局發展與兩岸關係的前景,亦將陷入更難測的風險之中。
柯文哲口口聲聲在追求政黨輪替的目標下,在野陣營必須整合出最強的候選人,否則就是保送賴清德當選,但如何篩選出領銜的總統候選人,卻又彼此看法不一,雖然兩方都有讓步,但政黨協商始終缺最後臨門一腳。如果有一方缺乏合作誠意,則不合作將有一百個理由。如果不能在公平規則下達成協議,則即使侯友宜願意委屈為副,又有什麼理由可以服人,讓國民黨與廣大支持者屈從?
民進黨近八年來貪腐濫權,且在其反中親美操弄下,兩岸陷入兵凶戰危的陰霾中,柯文哲和國民黨理當回應民意,洽談合作。如果有一方抓到這個藍營謀合的時機,以及民意企盼改變的意向,就操弄民意,滋養聲勢,以為光憑一己的論述能力即可將對手玩弄於股掌之上,任其驅策,為他效力,則完全不切實際。畢竟,選舉不是取決於一時民調的高低,更需組織動員能量的配合,否則無法修成正果。誰都低估基層實力的重要性,千萬不要以為憑個人魅力及超高聲量足可轉換為選票,擷取總統大位。
如果缺乏合作誠意,就會只想對方抬轎,把自己送進總統府,而且藉機著協商過程拉抬聲勢。兩方雖然一再說必須回應廣大期盼政黨輪替的民意,如果藍白不合,中華民國就將陷入更大危機。但是,兩方都執意只當正的,別人只能配合自己的當選需求;捨此而外,一概不接受,即使白紙黑字畫了押,也不算數,似乎寧可坐視賴清德當選,也不放棄自己成為總統候選人資格的機會。
兩黨候選人都必須避免藍白合破局,以免使台灣的新生化為泡影,導致人民必須吞下民進黨繼續執政所造成的國安惡果。另外,柯文哲也必須了解,在許多選民的認知中,他從政八年多來的表現並無太多具體的作為,負面評價卻是一籮筐。他要當國家領導人,就必須在領導能力上取得國人信心,否則若被認為沒有成事才具,待人處事任性且刻薄,留不住人才,團結不了相關各方,則選票將不足以當選總統。
一個有意成為國家領導人的政治人物,不能因為個人算計而誤了國家大政,在藍白合的重大課題上,尤應展現氣度與耐心,不必急於一時,否則有何本事與資格說服民眾自己是擔任政府領導人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