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以哈衝突升級到戰爭的重大事件,影響到美國居間主導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建交的盤算,更因為阿拉伯世界對於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以及美國政府無條件支持以色列,而造成中東從和平有望的「新局」淪為戰爭再起的「亂局」。大爭之世,以和為貴,茲從「變數」和「定數」,探討該區域的政經形勢發展。
今年3月於北京,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兩國外長握手言和,意味著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恩怨情仇,終於進入有可能和解的新階段。兩個敵對的區域大國啟動外交關係正常化,外溢效果所及,讓世人看到中東世界和平的前景。然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在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引發以色列傾全國之力,進攻加薩走廊。在美國撐腰下,以色列無差別地攻擊平民,引起國際社會譴責與撻伐,也阻斷了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建交時程。
未來牽動中東政經情勢的「變數」,有五點值得觀察,分別是:一、伊朗是否會擁有核武?二、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和解之路是否邁向康莊大道?三、俄羅斯若結束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是否會再透過敘利亞,介入中東的變局?四、歐美各大城市的恐攻,是否會捲土重來?五、2024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是否出現「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攻訐分裂,甚至是刀槍相見的社會重大衝突?
至於「定數」,也有五個值得確認,分別是:一、雖然中國大陸和美國都支持「(巴勒斯坦國)兩國方案」,但經此以哈衝突,巴勒斯坦建國恐已無望。二、無論未來美國總統是誰,都不會重返中東,不會出兵參戰,但仍可能透過區域內的國家,進行代理人戰爭。三、巴勒斯坦難民進入埃及的西奈半島,無論是短中長期,都不符合埃及的國家利益。四、做為北約的成員國家,土耳其對當前中東戰事置身事外,只會聲援,不會出兵。五、進行中的俄烏戰爭,因為以巴戰爭突如其來,致使歐美各國無暇顧及,烏克蘭將無以為繼,戰爭結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例如明年(2024)年進行和談。
儘管美國公開宣稱,希望以色列不要發動地面戰爭,出兵占領加薩走廊,但目前看不到停戰跡象的以哈戰事,已逐漸朝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無限期承擔維護加薩走廊安全責任」的方向演變。然而,以當前的區域氛圍和全球穆斯林的同仇敵愾,就算以色列扶植出一個新政府,新的領導人及其執政團隊,恐怕也是難孚眾望,巴勒斯坦的動盪不安,將成為常態。
在變數與定數之間,有三條主軸,必須重視。其一,「審慎樂觀」的主軸:今年走向和解之路的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面對重大的政治爭端,持續共同主導營造區域的和平形勢。11月11日在沙國首都利雅德,緊急舉辦的「阿拉伯聯盟-伊斯蘭合作組織特別峰會」,伊朗、敘利亞、土耳其總統都受邀與會,其中伊朗總統(現為萊希)更是11年來首次訪問沙國。會後發表公報譴責「以色列對於加薩的侵略、戰爭罪行,以及占領政府犯下的野蠻與不人道的屠殺行為」,並呼籲結束加薩戰事。
其二,「不容樂觀」的主軸:以色列和沙烏地的建交談判,已按下暫停鍵,未來恐怕也回不去了。其三,「境外勢力」的主軸:美國在伊斯蘭世界的政治盟友,無法忽視國內人民高漲的反美聲浪,應該會與美國「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俄羅斯的盟友,以及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朋友圈,則在10月底的北京香山論壇「相見歡」,中國和俄羅斯表現出來在軍事上的密切交流,已到達新的境界,對於中東未來的局勢發展,影響力不容小覷。
對於因石油和天然氣致富、傳統親美(雖然程度不一)的波斯灣國家來說,面對世界各國希望在2030年到2040年之前,「去化石燃料」以達成淨零碳排目標,如何規劃國家永續發展的新路徑,將是波灣國家現階段的最重大課題。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年輕的王儲沙爾曼,他的雄心壯志和願景藍圖究竟有沒有極限,當是必須密切觀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此次以哈衝突升級到戰爭的過程當中,不同於什葉派的伊朗,沙國一開始並沒有慷慨激昂地口誅筆伐以色列,但其後全球對以色列加倍奉還的報復行為漸生反感,乃促使沙爾曼出面號召阿拉伯與伊斯蘭國家同聲譴責以色列。在當前亂世下,沙爾曼的選擇也將會是牽動中東未來政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