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2022年一口氣核准了清華大學、中興大學與中山大學的三個學士後醫學系,表達了政府對醫學相關領域未來發展的正面看法。今年9月,教育部核准第一所國立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立學士後中醫學系,這是一個歷史性決定,也突破了長期以來中醫體系只依賴民間力量,缺乏政府投入的奇特現象。大約同時間,教育部也核准了慈濟大學設立藥學系,從整體醫事人力的發展來看,政府是站在「長期做多」的立場。
上述這幾個新醫藥相關學系的增設,並非沒有反對的聲音。事實上,幾乎每次新的學系成立,各行業的相關公會(醫師、中醫師、藥師)都會立刻出來反對,這是非常奇怪的現象。我們打個比方,如果政府為了未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而成立新的學系(學院)和研究所,而資訊界群起反對,難道不覺得很奇怪嗎?在少子化的今天,還有學門是年輕人擠破頭要進去,政府開門當然是對的,除非政府的決策完全錯估了未來人力供需的發展。
回顧歷史,政府對於醫療人力供需的長期預測的確不可靠。1970年代,政府為了解決鄉村地區缺乏醫師的問題,成立了國立陽明醫學院,每年招生120名。後來經建會(現國發會前身)曾於1982年委託學術界進行「台灣未來醫師人力供需規劃研究」,結論是我國醫師人力到1995年就會飽和,公元兩千年就會過剩。幸好時任經建會副主委孫震先生不相信公共衛生界用醫師人口比就能推估出未來需求,所以未採納這個「醫師人力過剩」的建議,也才有後來的長庚醫學院、慈濟醫學院、義守大學醫學院和輔仁大學醫學院的設立。在那個年代,誰會想到十幾年後,我們會開辦全民健保?而健保開辦所引發的「爆炸性醫療需求」,若沒有當年設立新醫學院的遠見,又如何能滿足民眾需求?
既然學術界對於未來人力的推估如此不準確,政府又如何能確保供需不失衡?因此,政府(或任何組織)決策時很重要的原則:「如果對未來的供需的估計是不準確的,那麼要問的是,過多或短缺這兩樣,何者的結果比較嚴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當然是人力不足比人才過剩的問題棘手太多了。
我們再來看最近的一個統計數字,台灣的護理人員,有證照的31萬人當中,執業登記人數才18萬人,執業率不到6成。而COVID-19疫情結束之後,護理離職人數飆高,比起醫師和藥師,以人數而言,護理人員當然是醫療照護體系的最重要支柱;其長期供需不平衡,並不是增設學系或提高證照錄取率,就可以解決。一方面因為少子化、人口老化,會讓未來供需失衡加劇,另一方面,低薪血汗的工作環境,對年輕一代愈來愈不具備吸收力,加上全民健保長期在「總額預算」的束縛之下,大部分醫院本業都虧損,尤其是最需要護理人員的住院部門,使得醫院無力替護理人員加薪。根據護理師公會的調查,護理人員的平均年薪不到70萬元,這樣的薪資與工作環境,讓許多畢業之後領到執照的護理人員,很早就退出醫療體系。
新加坡學者林方源教授,在最近一場演講中提到,COVID-19之後,新加坡的護理人員也面臨大量離職的問題。星國的護理人員長期不足,靠相對的高薪,吸引了許多鄰國的護理人員來維持其醫療體系的運作。最近會說英文的護理人員非常搶手,原因是許多國家,例如澳洲,就以移民政策為誘因,來吸引外籍護理人員,迫使新加坡亦祭出類似政策,讓質優的外國護理人員,可以取得星國居留權,以穩定軍心。
反觀,我國政府對於所有照護人力(從一般家庭看護、醫院看護人員)缺乏一套整體政策思維,長期以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巴氏量表為例,如非選舉期間,受到不同政黨候選人政見的影響,才改變了多年來勞工主管機關,堅持以「行政手段」管制人民的需求,造成家屬與第一線醫護人員不必要的衝突,製造出許多社會問題。一般非專業人員尚且如此,需長期高等教育培養的護理人員供需問題之嚴重,絕非政府在選前「虛晃幾招」,就可以因應。解決之方不止健保財源需要挹注,醫院住院部門的給付要大幅提高,以利醫院增加人力並解決人力不足與過勞的工作環境,更需大幅提高薪資,以吸引下一代的年輕人願意進醫院工作。此外,政府應考慮以獎學金大量招募東南亞與對岸的「僑生」到台灣讀護理系,多管齊下,一方面先解燃眉之急,同時為未來供需失衡未雨綢繆,這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