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31012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處處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淺論大陸AI產業的美麗與哀愁

image
 ●雖然大陸進入AI領域晚於美國,但發展速度更快,截至2022年,大陸AI產業規模已達5,080億人民幣。圖/新華社

即使今年美國高層官員頻頻訪陸,美中關係看似和緩,但美國政府仍於8月10日宣布,禁止投資者投資大陸人工智慧(AI)、半導體、量子計算等領域。美方指稱,由於這三大領域都有利大陸增進軍事、情報、監視和網路能力,因此基於國安考量必須祭出禁令。但大陸當局仍認為,美國「小院高牆」戰略下的科技圍堵,是為了防大陸科技趕超。

 事實上,此次被美國祭出禁令的大陸AI產業,早已被美國視為威脅。2021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哈佛大學皆指出,大陸AI在某些領域的應用已領先美國。本文要問的是:大陸AI產業發展的機遇為何?挑戰又是為何?

 ■大陸AI產業已是全球第二

 雖然大陸進入AI領域晚於美國,但發展速度更快。2016年大陸「十三五」規劃綱要即強調要發展包括AI在內的諸多關鍵技術;2017年大陸公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確定了大陸AI產業發展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2020年核心產業達100億(人民幣,以下同),帶動產業規模達1兆;第二步,2025年核心產業達4,000億,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5兆;第三步,2035年核心產業達1兆,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10兆。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強調AI在社會的作用,由改善民生開始,進而成為帶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最後建構成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也就是說,對大陸來說,AI已被列為國家優先發展戰略;大陸的經濟增長動能,也已由強調「互聯網+」向強調「智能+」轉變。

 綜合大陸智庫統計,截至2022年,大陸AI產業規模已達5,080億,已提前達到甚至超過預期目標;AI企業數量接近4,000家,同比增長25%;AI從業人口總數同比增長53%。涵蓋產業領域包括AI大模型、晶片、決策智能、自動駕駛等;涉及技術領域包括電腦視覺、智慧語音和人機交互及自然語言處理等。據估算:隨著AI在下游製造、交通、金融、醫療等多領域的不斷滲透及大規模落地應用,大陸AI產業每年複合增速將超過34%。

 ■大陸AI產業的挑戰與機遇

 因應AI產業人力需求的急遽上升,大陸大專院校、民間機構,近年來紛紛開設各種AI相關課程和培訓。在應用層面,大陸科技巨頭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都已投入例如自動駕駛、人臉識別、醫療診斷、金融風控等AI專案;華為亦推動首個自主AI模型「盤古大模型」。大陸智庫頭豹研究院指出,未來大陸AI應用具發展空間的,主要為自動駕駛、智慧工業、智慧安防、智慧醫療等。

 數據、演算法、算力,是AI得以推動的三大基石。大陸AI產業在這三方面的優劣勢如下:

 首先,大陸擁有數據優勢。大陸有全世界最多的網路使用人口,且10多億人在網路世界之外所創造的數據,以及對個人創造數據的保護寬鬆,都讓大陸擁有具廣度和深度的數據。但大陸目前仍缺少統一的標準和跨平台的數據庫;且公共部門開放數據不足;加上限制跨國數據流動等因素,都限制了大陸AI的國際化。

 其次,演算法受到監管。AI的本質是透過全面廣泛的資料大量訓練學習;但大陸仍將AI演算法納入監管。例如為避免AI產生虛假消息、歧視性言論等不當內容,今年大陸8月15日開始施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透過設置防火牆以「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公民合法權益」,但有論者質疑此舉將影響創新創意,形成對大陸AI產業內容發展的遏制。

 最後,算力受限晶片製造。大陸算力總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做為算力基礎設施的晶片,長期依賴進口。在大陸自製能力尚未到位之前,晶片製造是大陸AI產業發展最大的「軟肋」。之前美國針對輝達(NVIDIA)高階晶片A100、H100祭出出口管制時,相關晶片就供不應求;就連降規版的AI晶片A800,也都必須搶購。大陸自2014年起已連續啟動兩期共3,300多億的大基金扶持半導體產業,但要達成晶片自製的道路仍艱辛漫長。

  ■美國禁令

   將限制大陸AI的算力

 雖然大陸AI產業仍面臨許多挑戰,但政策的全力扶持、廣大的應用場景、龐大的人口統計、各種應用領域數據等,都讓大陸AI產業仍具發展優勢。但對美國認為,AI將助長大陸的監控、認知作戰等能力;因此,必須遏制其發展。美國的投資禁令將於2024年生效,屆時大陸AI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晶片算力,必定受到衝擊。然而,誠如輝達創辦人黃仁勳說,「晶片製造不一定得在台灣,但中國市場卻無可取代」,龐大且極具潛力的市場誘因,或許將是大陸AI產業突破美國科技封鎖的關鍵。後續發展如何,相信這將是全世界都高度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