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31011彭暄貽/台北報導

中油台塑北基 衝電巴政策利基

 交通部加速2030年客運公車將全面電動化,估計十年推動期間可帶動國內產值1,700億元效益。瞄準電動巴士商機,台塑集團、中油加速推展電池材料耕耘,台塑新智能、北基也與台灣各家電動巴士、儲能案場洽談合作,多路部署政策利基。

 台灣2030年要達成市區公車電動化目標,目前全台仍有9,400輛燃油公車需汰換,接下來七年,每年約需汰換1,300輛燃油公車,「燃油巴士電動化」成為各客運業者近年首要目標。

 台塑與日本三井化學合資的大陸寧波電解液廠,主銷售電動汽車及電動大巴電池廠;南亞開發鋰電池用銅箔等,切入電動車市場,也與歐洲廠商合作開發高端車用電池等新應用版圖。

 為掌握台灣電動大巴的政策商機,台塑新智能目前已有六家廠商進行接洽,規劃測試,目標明年第四季能支援電巴國產化量產需求;電動商用車項目也設定2.5噸及5噸電動物流車進行電池模組開發中。

 中油去年開始興建試量產工場,年產量一千噸鈦酸鋰(LTO)材料,預計年底完工;除可供應下游廠商測試製作儲能電池,更有助高雄電動車產業發展。

 北基除在台南永康加油站建置設置CCS1與CCS2兩樁四槍200kW電動車快充站,旗下三地能源子公司「特爾電力」已完成全台環島設置30個站點、111槍充電服務設施,並取得MODEL T電動巴士獨家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