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30923社論

台流文化黑潮是畫大餅,還是大商機?

image
要講台流、文化黑潮,就不能不提韓流。套句棒球術語「好想贏韓國哦」,但我們真的差上十萬八千里!圖/本報資料照片

文化部提出四年100億黑潮計畫甫獲行政院核定通過,首年30億元的預算以影視音、文化科技為核心,目標是打造台灣文化旗艦級作品,不限於影視音領域,重點是進入數位世界。文化部長史哲說,現在每年一、二部優秀戲劇不夠,除要增加數量外,更要具有台灣文化鮮明性,比如把台灣航海時代故事拍成像《神鬼奇航》,透過黑潮般的暖流讓世界感受台灣文化獨特性,這也可避免中國獨占華語文化的代表性。這是近年來難得的文化產業政策,金額較過去稍多、目標宏大,但這究竟是台灣文化商機大爆發時代來臨?抑或又只是一場政治人物的浪漫口水?

要講台流、文化黑潮,就不能不提韓流。韓國文化在世界已是強大的流行現象。但細數韓國電影發展,曾經歷「失去的20年」,直到1987年6月民主運動軍人獨裁統治終結後才開始復甦。那時候台灣的瓊瑤電影與鄧麗君歌曲已瘋迷亞洲。1994年韓國電影市場上,好萊塢片佔80%,但同年韓國總統金泳三宣布發展韓國文化傳媒產業,做為國家戰略出口產業。五年的時間後,1999年韓國導演姜帝圭自編自導的韓國第一部本土大片《生死諜變》,票房收入超過1,000萬美元,票房人數達到660萬,打破了1997年《鐵達尼號》的417萬人次記錄。韓國電影第一次打敗好萊塢片。

但如果要看韓國電影與韓劇的興起,關鍵卻在中國。1997年大陸中央電視台播出韓劇《愛情是什麼》,收視率高達4.2%引起轟動。同年韓國宇田公司大量將韓國音樂介紹到中國,韓國作品遂如雨後春筍。「韓流」一詞也是當時開始的,取其寒流來自北方的諧音雙關語。2002年韓劇在中國大陸共播放了316次,這遠遠領先第二名日劇的61次。在日本,韓劇《冬季戀歌》反攻大成功,相關產品銷售超過350萬美元。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曾說《冬季戀歌》男主角裴勇浚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比他還高。之後韓劇《浪漫滿屋》和《大長今》也都大受歡迎。2009年的韓劇《花樣男子》在183個國家播出,被翻譯成69種語言,經過了6年仍然持續不墜。近年來韓劇大片《鬼怪》、《來自星星的你》、《繼承者們》、《黑暗榮耀》,電影《屍速列車》、《魷魚遊戲》、《寄生上流》等不勝枚舉,甚至獲美國主流文化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

韓國流行音樂的崛起,又是另一個傳奇。東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時代等等,都掀起世界風潮。2012韓國流行音樂在YouTube的觀看次數就已經超越23億大關,是二年前的三倍,這是一個大爆發點。韓流不只在亞洲興起,從亞裔美國人向美國白人和黑人群體擴展,在不輕意接受外來文化的德國、向來以文化自尊強烈的法國,都無法招架。甚至在秘魯、土耳其、烏茲別克、緬甸、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世界各地都大紅。當年「江南Style」在全球大賣,人人朗朗上口,那年台灣的企業尾牙,幾乎場場都跳這舞。如今防彈少年團(BTS)、BLACKPINK、有台灣歌手周子瑜的TWICE,都是世界各地代言商品的票房保證,韓流已全面征服世界!

儘管2017年韓國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韓流一度在中國市場受挫。早在2012年周杰倫在一次頒獎儀式時就曾酸酸地說,雖然《江南Style》蠻好笑,但華語歌曲更厲害,所有藝人要聯合起來對抗韓流,但這些年來韓流繼續攻城掠地。相形之下,30年前亞洲不是沒有台流,當時電視、唱片在賣,都是要從台灣崛起。但曾幾何時台灣電影的票房保證變成了豬哥亮,台灣歌手與演員得去中國才能賺大錢,卻一天到晚被罵賣台。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中國是台灣文化產業的最大市場,台流可以如韓流當年那樣不避諱從中國發跡嗎?台灣文化本土性固然重要,但不能否認能被全球文化接受的商業行銷更重要。你相信台灣目前的影視甚至出版製作的水準已達全球競爭力?台灣企業為什麼不投入或無從投入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台灣民間會少100億或1,000億元資金嗎?我們能不能除了喊喊政策之外,真正介入產業指導出幾個能揚名立萬的文化製作大案?我們有文化國家隊嗎?

平心而論,文化部的黑潮計畫是個好案子,卻深深刺痛了台灣社會與文化工作者。到底我們是不能,還是不為?我們是還在高喊願景,還是真正要起而行?台灣具有多元的文化獨特性與創意性,也是華人世界裡最符合西方自由民主價值的地方,華人文化在世界就超過15億人,我們為什連台灣2,300萬人的市場都走不下去?套句棒球術語「好想贏韓國哦」,但我們真的差上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