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IMF)第一副總裁高萍娜(Gita Gopinath)警告,投資人對於遏制通膨的成本與進度太過樂觀,這恐將引發金融市場出現大幅動盪。她還呼籲全球央行,必須持續緊縮政策以對抗通膨。
高萍娜在歐洲央行政策年度論壇上表示,全球央行在過去一年半快速升息,以對抗物價狂飆,不過,這些央行仍舊低估潛在的通膨壓力。
她認為,金融界對於抑制通膨的成本與難度似乎過於樂觀,一旦情勢出現變化,恐將引致央行難以因應的穩定性風險發生。
被視為IMF第二把交椅的高萍娜表示:「通膨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降至目標。」她解釋,整體通膨雖明顯回落,但服務業通膨依舊過高,使其降至目標的時間往後延宕,這將迫使央行必須繼續維持貨幣緊縮,儘管對經濟成長將是一大重創。
高萍納進一步指出,投資人對於抗通膨一事過度樂觀,假若他們意識到通膨比預期更頑固,市場勢必出現重大波動。
她還說,該後果在過去並沒有太多前例可循,一旦現實面衝擊市場,資產價格可能重新定價,並恐將發生類似今年矽谷銀行倒閉或瑞信出售案的金融市場動盪,雖然全球主要央行信誓旦旦表示,擁有可管理物價與金融穩定風險的工具,但事實卻是一旦金融壓力演變成為系統危機,這些工具將難以發揮作用。
「金融壓力可能引發央行物價與金融穩定目標出現緊張。」高萍娜說,央行屆時可能必須容忍物價以較長的時間回到目標,減輕系統的壓力。
她認為央行的貨幣緊縮依舊不足,需加強力道來對抗物價壓力,貨幣政策應持續緊縮,直到核心通膨明顯處在下行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