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30606馮建棨、彭媁琳/台北報導

蔡英文見環團 聚焦核能等5大議題

 5日是世界環境日,近期環保議題爭議多,多個環保團體5日前往總統府與總統蔡英文進行會談,希望由總統高度來解決環境問題,尤其是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不應繼續使用核能等,同時希望國家能源政策需要有積極作為,也需重視生態保育等5面向議題。

 近期副總統賴清德拋出緊急使用核能的想法,遭環團大喊不可行,應積極開發再生能源才是最佳解方。不過與蔡英文會面後,環團受訪時表示,環團秉持一貫的非核家園立場,了解政府堅定推動2025非核家園政策,但也解釋賴清德的主張,是在盤點目前可用所有能源後才拋出的想法,強調這是非常時期的極端選項,環團認為這不盡理想但能理解。

 總統在會上也強調,如果在非常困難的緊急狀態狀況下,也已窮盡了其他能源選項的時候,再進行這項考慮,並在總統的緊急命令權力範圍處理。總統並表示,「沒有說非核家園不見了,非核家園還在。」

 有關核四廠後續的處理,總統表示,希望在卸任之前,政府能有一個核四廠轉型的基本規劃,而這項規劃也會跟在地的居民共同討論。

 針對核電議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5日在「台灣氣候學院」揭牌儀式上也重申「黃金比例」說,強調必須考量成本、空污、減碳等3種因素。

 童子賢指出,美國是石油、天然氣的第一大國,但仍維持20%的核能發電、20%的綠電,就是40%不排碳發電,另外60%仍維持排碳發電,以此來達成2030年前50%零碳排的目標,現在已達到40%,也就是用核能拉低成本、降低空污和碳排,成為黃金比例架構,台灣也可以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