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30529文/于國欽

超儲重獲關注 踏正確一步

 主計總處上周五召開國民所得評審會議,公布了最新預測,保二雖達陣,但是經濟失衡的情況依舊嚴重,所謂經濟失衡指的就是超額儲蓄又超過3兆。

 主計總處近年很少談超額儲蓄,甚至連「超額儲蓄」這個詞都消失了,現在報告裡稱此為「儲蓄與投資差額」,從語言學來說,超額儲蓄意義明確,有警示作用,而如今改為「儲蓄與投資差額」非僅多了三個字,字數冗長,且意義模糊,完全失去了警惕的作用。

 和今天不一樣,民國80年代的主計處經常談及超額儲蓄,82年在國情統計通報中以「我國超額儲蓄之分析」為題指出,我國於75年的超額儲率21%太高,遠高於OECD國家超額儲蓄率平均值-1%,所幸隨後數年這些經濟資源用於消費、投資,81年終於降至4.1%,失衡情況已漸改善。

 86年由於超額儲蓄再度升高,主計總處又以「我國總體經濟失衡概況」為題分析,在文末示警,我國儲蓄率雖呈下降趨勢,惟仍大於投資率,即存在未善加利用的超額儲蓄資源,此一情勢不利於經濟發展,89年也發表「我國國民儲蓄率變動概況」深入分析,提出建言。

 中央研究院士胡勝正,曾出任經建會、金管會主委,對國內經濟知之甚詳,他對超額儲蓄的升高曾多次示警,104年兩次談話都提及這個問題,他說:「儲蓄沒有被民間投資吸收,是導致超額儲蓄增加的原因,這龐大的閒置資金最後總被拿去炒房,房價炒高,又讓薪資微薄的年輕人抱怨不已。」又說:「超額儲蓄升高,這是嚴重警訊,不但牽涉短期景氣,更是長期競爭力問題,政府應速提對策。」

 然而,胡院士示警的104年,超額儲蓄不過2兆,如今已逾3兆,這個問題豈非更嚴重,國發會、中央銀行及主計總處豈能輕忽急升的超額儲蓄?主計總處願意對此進行深入研究,以喚起各部會的關注,應是踏出正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