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30503

上海車展回應世紀級命題

中國電動車市場在2021、2022連續兩年翻倍成長,去年中國新能源車銷售超過590萬輛,不只是世界第一,而且對全球電動車銷售高達6成的貢獻度,如果以輕型乘用車做計算基礎,中國去年每銷售100台汽車,就有29台是新能源車。

經歷了兩年的急速成長,原本業界的共識是,2023年將是產業高原化的一年,成長率與產銷量都將回到正常增長率,特別是國家對電動車的補貼逐步退場,冷卻效應可期。大陸官方的統計也顯示,今年第一季汽車累計銷量為607.6萬輛,年減6.7%,產量為621萬輛,年減4.3%,呈溫和衰退趨勢。不過,首季新能源車生產165萬輛,年增27.7%,銷售158.6萬輛,年增26.2%,產銷增長的動能仍然極為強勁。

 甫在4月下旬落幕的上海汽車展,是疫情解封後的第一次實體汽車展,中國國產新能源車業者徹底展現「世界第一」的霸氣,展示的新能源車車型數量遠遠超越傳統燃油車,更顛覆過往國際品牌作為展場中心、國產車圍繞國際車廠的傳統,比亞迪、蔚小理(蔚來、小鵬、理想)等國產新能源車品牌成為展場主角,從最頂級的百萬級豪車、到最親民的十萬元國民車,到處引爆話題,歐美日韓車廠則紛紛退居二線,國際車廠在電動車領域落後中國的窘態畢露。

上海車展給中國與全球的電動車業者,又打了一劑強心針,中國今年的新能源車,非常可能繼續衝刺2、30個百分比的高速增長,達到年產銷800萬輛的驚人規模,政府補貼雖然逐漸退場,但是包括特斯拉(Tesla)在內的龍頭車廠大幅降價,走入創新產品躍昇至主流的必經階段,新能源車去年全球銷售首度突破千萬輛,再過兩年光是中國市場就將獨自突破千萬輛,帶領全球走向新能源車的新世紀。

中國電動車作為全球龍頭、遠遠把國際車廠甩在後方,在汽車產業發展上當然有極為重大的意義,不過我們關心更高層面的議題,今年的上海汽車展實質回應了兩個世紀級問題:第一、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火車頭是否已經出現?第二、引領全球經濟前行的「破壞性創新」何時出現?

中國經濟發展在改革開放40年之後,的確需要進行結構性整治,才能在財富創造與分配上取得新的平衡,追求永續發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年來堅持「穩增長」的主軸,一路從房住不炒、整頓補教與互聯網產業、堅持貨幣政策不可大水漫灌、最終將「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寫入共產黨二十大的報告中,以高質量發展、扎實推動,把共同富裕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著力點,是改革開放40年後進行結構性整治,重新出發的基礎。

中國經濟從高度仰賴出口製造、房地產開發、互聯網經濟這三駕馬車,整理轉型當然需要時間,更需要有強大且具有規模的創新產業來擔任轉型火車頭。如今新能源車產業率先衝出,挑戰年產銷千萬目標,在核心的電池技術與造車工藝之外,晶片、汽車電子、人工智能、甚至社群服務等,每一個都是可以創造高度價值的產業鏈。

還有,傳統汽柴油車的產銷比例雖逐漸衰退,中國累積的技術與成本優勢卻爆發全球化攻城掠地的能力,去年中國汽車出口達到311萬輛,年增幅高達54.4%,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國,而且很快將會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兼具產業創新、規模經濟、帶領龐大的產業鏈、還有全產線的出口能力,中國汽車業作為經濟轉型的火車頭殆無疑義。

 上海車展回答的第二個大問題更有趣,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在2月的演講高喊「ChatGPT是人工智慧的iPhone時刻」,其實,中國新能源車連續兩年的翻倍增長,以及這次上海車展傳達出的翻轉訊號顯示,「中國新能源車已引領全球產業進入iPhone時刻」,當年iPhone引領電子產業與社群媒體翻轉一切的故事,正再次上演,而引領產業破壞式創新的主角則是中國的電動車業者。

中國的新能源車產業雖刻意避免造神運動,沒有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這樣的明星級人物,但是從比亞迪、蔚小理、寧德時代、青山控股到整個參與新能源車產業創新的從業人員,同時擁有世界第一的金融資源、產銷規模、全球市場、一路到人工智慧汽車的資料金礦,西方國家不論是美國、日本或是歐洲,都已難以追趕。上海車展告訴世界,縱使美中地緣政治的鬥爭煙霧瀰漫,卻無法改變中國電動車引領國家經濟轉型、主導全球產業創新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