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30502邱莉玲/台北報導

中信造船 奪90.5億國艦大單

得標海軍輕型巡防艦等兩項案,原型艦上半年開工,2026年10月底前交艦

image
 ●中信造船若通過原型艦各項測評,未來爭取後續艦10艘訂單機會增加。圖為中信造船董事長韓碧祥。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信造船近年財報

 中信造船在國艦國造案再有斬獲,1日公告獲得國防部輕型巡防艦等兩項案,契約金額90.5億元。依海軍規畫,兩艘「防空型」、「反潛型」原型艦今年上半年開工,2026年10月底前完成交艦。若兩艘原型艦順利通過軍方測試,市場估中信造船有望爭取後續艦10艘訂單、總預算估逾450億元。

 法人表示,海軍原型艦多數具研發性質,從最初預算編列到最後招標決標,往往歷經一段時間,屆時通膨、成本、規格或有差異,造船廠在原型艦的成本預估準度和管控很重要,真正獲利要看後續艦,但後續艦能否依預測招標尚待觀察。

 據業界推測,這兩艘原型艦建造完成並通過作戰測試後,可能規劃同級後續艦10艘進入量產階段。後續艦是否合理調整預算、進入量產,是此案吸引台船、中信造船等船廠投標的關鍵。

 若按照海軍沱江級巡邏艦建造案的慣例,原型艦得標的船廠累積經驗,在未來後續艦的招標評選上占優勢。

 海軍輕型巡防艦規劃包括原型艦共12艘,得標的中信造船若通過原型艦各項測評,未來爭取後續艦10艘訂單機會增加,造艦總預算上看逾450億元。

 今年兩大國艦國造標案,除了海軍輕型巡防艦建造案,台船、中信造船等船廠也積極爭取海巡署高緯度遠洋巡護船6艘設計建造統包案,約120億元。據了解,海巡署在4月7日投標日,臨時通知要修改招標文件,將重新公告。

 受到國艦國造案將在4月底決標的激勵,在興櫃掛牌的中信造船股價活絡,4月28日再漲9.42%、收163.5元,成交量1,355張。法人表示,中信造船股價創新高,技術面多頭排列,在盤面上軍工概念當道下,仍有機會續創高點。

 中信造船繼2015年3,000噸級巡防救難艦交船後,2018年開始也陸續標到海巡署81艘訂單,總金額達215億元,包括35噸、100噸與600噸級艦隊,分八年陸續完工交船,其中12艘600噸巡防艦中的第七艘將下水、第八艘將安裝。

 中信造船去年獲利1.17億元、年增53.79%,每股賺1.62元;今年第一季營收7.89億元、年減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