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1209杜蕙蓉/台北報導

有望搭細胞治療熱潮 生醫業搶攻東協市場

醫療法投資限制鬆綁,生醫業者樂觀看待法規的突破,並展開布局卡位。包括台大、長庚、北醫、中國附醫、榮總、義大、彰基等業者,因積極育成小金雞的醫院,最有機會擴大投資力度,且除了台灣市場,甚至不排除攜手前進東協。

生醫業者表示,醫療法和再生醫療法兩大法案,是未來影響生醫產業最重要的關鍵。醫療法是擴大醫院投資比例,讓醫生、醫院有意願投資,展現研發能量和加速商化;再生醫療法則是接軌國際和加入國賽局的敲門磚,在全球再生醫療崛起之際,法規的鬆綁,可以讓台灣趕上細胞治療的熱潮,配合國內聞名的醫療技術,再生醫療有機會讓生技業者,打進國際前段班。

據了解,國內目前與醫院業務連結較深的公司中,由中國附醫董事長蔡長海投資的長聖、長佳、聖安,未來有機會獲得中國附醫加碼。

 今年的醫療科技主軸南進策略,國內醫院規劃前進插旗的地區,鎖定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印尼,中國附醫和長庚醫院計劃到馬來西亞設立醫院,可能會採合資策略,也不排除中附醫會與長聖攜手在海外布局。

 另外,台塑生醫已投資7.55億元,取得長春藤51%股權;還有聚焦式導航超音波系統(NaviFUS)的浩宇,由於部分技術和臨床來自於長庚醫院,很有機會獲得加碼。

生策會表示,法規對產業影響深遠,醫療法的鬆綁為產業解開枷鎖,讓醫院的技術可以釋出,加上今年醫療科技展與東協醫院,有了對話的窗口,生醫業未來有機會讓東協市場成為場域,BIO(生技)+ICT(資通訊)建置的新產品,就有機會找到出口,作為國內醫療、生技和科技業進軍國際市場的灘頭堡,讓南向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