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碳目標再生能源將成電力主要來源,根據規劃,2030年我國風電、光電累計裝置將高達43.1GW,預計可以減碳4,442萬噸,風電業者大聲疾呼應採取「電證分離」,才有利中小企業購買綠電。對此,經部知情官員表示,因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對用電大戶要求,還有環保署環評承諾,均強制要求採「電證合一」,未來俟綠電發電占比累積一定規模,覆蓋率足夠時,檢討「電證分離」法規鬆綁才可水道渠成。
經濟部官員指出,我國並非只採電證合一,也有電證分離機制,有些屋頂光電案場小,發電量不多,採自用性質,可以電證分離,自行出售憑證,惟市面上很多企業惜售,電證分離的量非常小。官員分析,憑證一張1,000度,一度不過3~4元,一張憑證約值4,000元,即使一年發電5萬度,不過只有50張憑證,能出售所得僅20萬元,對企業而言,不如留著抵換碳權。
知情人士強調,目前對綠電憑證需求有三大塊,分別是供應鏈要求、環評承諾、法規對用電大戶的強制要求,是環境面迫使不得不走向電證合一。他說,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明訂用電大戶必須走電證合一,環保署對環評承諾書也要求開發者使用綠電必須電證合一。
官員說,電證合一初期是為避免憑證一證多賣,不知賣給何人,環境效益也不見了。目前「電證合一」是由標準局設置的平台作發電與憑證勾稽的嚴格把關,憑證用到哪些開發案都有註記,不會重複使用,也會年年查核案場在不在,有無持續發電。
知情人士指出,我國綠電市場仍不成熟,目前綠電占發電占比不過約6%,未來隨科技進步,綠電成本大幅降低,且綠電占比會大幅提高,覆蓋率達一定程度時,就是檢討再生能源條例,鬆綁電證合一的適當時機。
至於綠電業者希望憑證能仿效國外,交給民間核發,經部官員表示,綠電憑證類似有價證券,可以出售的,如果不由政府把關,至少要由政府出資的法人機構出面可能較適合,否則憑證是否重複使用,環境效益在哪裡,恐怕會沒人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