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1029賴瑩綺/綜合報導

人民幣交易量 衝上全球第五

BIS最新調查,大陸貿易量增加、俄國增加使用人民幣交易,拉升市場占比

image
全球外匯交易比重

 人民幣的存在感持續上升。國際清算銀行(BIS)27日公布最新調查,全球人民幣交易比重已從三年前的第八位上升至目前的第五位。BIS認為,除與經濟增長促使貿易量增加有關外,也與俄羅斯等國家增加使用人民幣交易有關。

 BIS於27日公布全球外匯交易相關調查結果,該結果匯總各國央行報告,每三年公布一次。此次調查截至2022年4月。

 BIS數據顯示,美元依然是占比最大的貨幣,外匯交易中約88%(買賣合計為200%)的貨幣涉及美元,這一比例在過去十年幾乎沒有變化。占比排名第二的歐元,占比則從三年前的32%降至31%左右。排第三和第四的日元和英鎊,則分別保持了近17%和13%的占比。

 人民幣的占比增長最大,從4.3%擴大至7%,排名從2019年的第八位,超過了澳元、加元、瑞士法郎等發達國家貨幣,上升到第五位。數據顯示,4月人民幣日均交易額為5,269億美元,比2019年增加85%,在總體中占 7%,僅次於美元、歐元、日元、英鎊。

 報告指出,增加人民幣交易的國家被認為是俄羅斯等國。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資料顯示,從9月中國境外(離岸)人民幣結算占比看,俄羅斯以3.58%排在第四位。而3月之前俄羅斯未曾進入過前15個國家和地區,4月上升至第12位(0.62%)後,占比迅速提高,7~8月上升至第三位。

 報告表示,俄國除了原油交易等貿易結算改用人民幣之外,俄羅斯鋁業公司(Rusal)於7月首次在國內發行人民幣公司債。

 BIS報告還顯示,一直是全球外匯市場一哥的倫敦,在全球外匯市場占比,從2019年的43.2%,降至今年的38.1%。美國以19.4%排名第二,較三年前高2.9個百分點,新加坡排第三,市占率增1.7個百分點至9.4%。

 香港是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但市占率由7.6%降至7.1%,與新加坡的距離明顯拉開。連同排名第五的日本,全球五大外匯市場占全球外匯交易總量78.4%。

 但香港繼續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外匯及場外利率衍生工具市場。人民幣外匯交易日均成交額由2019年4月的1,076億美元,增長77.7%至2022年4月的1,912億美元。期內人民幣場外利率衍生工具的日均成交額也增15.5%至14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