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英國特拉斯政府搖搖欲墜、即將被自己保守黨員推翻的前夕,美國聯準會的經濟學家與官員們,同時進行一場緊急的研究任務,他們就即時的金融數據做模型推估,更親自打電話給在華爾街第一線作戰的金融業主管們,聯準會的經濟學家們問三個問題:第一,是否有任何被聯準會忽略的重大風險(例如英國退休基金產業龐大的衍生性商品避險部位);第二,美國國債有沒有流動性枯竭的問題;第三,英國國債風暴有沒有擴及全球的可能?
不只是聯準會,美國拜登總統也高度警戒英國金融風暴,有沒有風險外溢,觸發全球金融海嘯的可能。美國再兩個星期就要舉行期中選舉,在重大選舉之前金融市場萬一發生任何大地震,將是難以想像的災難。
拜登總統不只與他最信賴的財政部長葉倫保持即時的聯繫,更與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布萊恩.迪斯(Brian Deese),以及白宮經濟顧問主席西西莉亞.勞斯(Cecilia Rouse)等人密集會議。迪斯曾經是資產管理巨頭黑石基金的高階主管,勞斯則是著名的勞工經濟學家,拜登要他們掌控的經濟政策目標當然不只是金融穩定,還有能源價格與供需穩定、通貨膨脹、勞工就業、甚至學生貸款減免等正在風口浪尖上的議題,但是英國金融風暴有沒有溢出的可能,則是拜登總統與他的經濟幕僚們緊盯的風險。
英國特拉斯政府在9月發布讓市場不安的經濟振興計畫,觸發英鎊匯率與英國國債的大地震,英國是全球退休基金的重鎮,過去因為長期低利率,退休基金大量採用「負債驅動式投資策略」(Liability-driven investment, LDI),以衍生性商品架構來確保退休基金能夠穩定提供退休者所需的現金。
英國LDI在過去十年間,從4,000億英鎊暴增四倍到1.6兆英鎊,卻因為特拉斯的政策,觸發英國國債利率驟升,退休基金原本用以對沖風險的衍生性部位被迫停損,產生金額高達數千億英鎊的損失,英格蘭銀行為此宣布高達650億英鎊的救市計畫來穩定英國長天期國債,最終特拉斯政府垮台謝罪。
這個事件讓「金融穩定」提升到全球主要政府決策雷達上的最優先事項,美國與英國通貨膨脹都在40年高點,央行總裁快速調升利率來對抗通貨膨脹,這是經濟理論的必然,也是政治正確的必然。但是英國風暴讓各國決策者警覺,飛奔的利率非常危險。
英國LDI在十年暴增四倍就是著例,過去十年長期的低利率,零利率代表著無限大的資產風險,以及難以統計的龐大衍生性避險部位,聯準會、貨幣銀行監理局、證券交易委員會等金融主管機關固然緊盯金融機構,銀行與保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都在穩健的水準,但是長期零利率的環境可能養出類似英國資產管理業的「影子金融機構」,躲藏在市場與金融機構的邊邊角角,合起來卻是會撼動金融安定的天文數字,這個風險,極可能被暴升的債券利率引爆。
白宮與聯準會的官員們如今對於這個潛藏風險高度警戒,由葉倫召集的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在10月初召開,包括聯準會主席鮑爾、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甘斯勒等,美國14位層級最高的金融監理機構的主席都出席,根據財政部發布的聲明,他們匯總各監理機關的報告,仔細審視了威脅金融穩定的所有變數,對虛擬貨幣與穩定幣的動態也沒有放過。
隨後葉倫與鮑爾參加了10月中旬在華盛頓舉行的20大工業國、七大工業國財政部長與央行總裁會議,這是下個月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G20領袖峰會之前的預備會議,葉倫與鮑爾藉此與日本、歐盟等主要工業國家的財經一把手,討論聯手打擊通貨膨脹、穩定全球金融市場的行動方案,並且與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的總裁,就第三世界國家面臨美元利率急升所帶來的衝擊,提出具體因應的救助方案。
眼前的經濟與金融情勢無疑是數十年來最為嚴峻的挑戰,英國金融風暴嚇壞大家,政府決策官員在打擊通貨膨脹的同時,更須以維持金融穩定為最高前提。美國聯準會官員的三個問題,目前看起來並沒有立即爆破的危險,上周日圓匯率貶破150後,我們也看到日本政府同步出手,讓美元匯率指數顯著下跌。如果從華盛頓、倫敦、布魯塞爾、東京以及台北的財經官員們都高度警覺,或許過去一個多月的金融震盪,就能逐漸回復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