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1013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OPEC調降石油需求成長預測

今明年在經濟放緩、中國防疫和高通膨影響下,減產以平衡供需

image
●4月來,OPEC四度調降今年石油需求。圖/美聯社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2日發表報告,調降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其中今年需求預測更是4月來第四度調降,理由是經濟放緩、中國加強防疫限制和高通膨等影響需求。這是OPEC+宣布每天減產200萬桶後首份發表的月報,以證明其減產有理。

 國際油價盤中每桶下跌約1%,紐約西德州近月期油報88.33美元,倫敦布蘭特報93.45美元。

 OPEC預測今年全球平均每天需求量,較去年成長2.7%,相當於增加264萬桶,這較9月的預測值縮減46萬桶。明年每天估計增加234萬桶,較9月預測值縮減36萬桶。

 月報指全球通膨壓力不斷攀升、各主要國家央行持續緊縮貨幣、許多地區主權債務居高不下、和能源供應問題尚未解決,已令全球經濟進入高度不確定時期和面對愈來愈多考驗,從而影響能源需求。

 月報顯示OPEC的9月平均每天產量增加14.6萬桶至2,977萬桶,主要是沙烏地阿拉伯和奈及利亞等增產所帶動。儘管如此,OPEC每天產量仍低於產油國聯盟OPEC+的協議目標產量,因為部份OPEC成員國投資不足而未能增產。

 OPEC+在5日決定從11月開始每天減產200萬桶,為2020年來最大減產幅度以維護油價,此舉惹美國不滿,令OPEC與美國關係變緊張。

 因此外界認為OPEC月報是為其減產以平衡油市供需合理化。

 月報指產油國「先發製人和主動地」減產,目的是因應經濟持續疲弱所帶來的各種挑戰,以盡全力穩定油市。

 由於全球經濟面臨各種挑戰,因此OPEC在月報中,把今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從9月預測的3.1%調降至2.7%,明年從3.1%調降至2.5%。

 雖然其認為俄烏戰爭不會進一步惡化,但各種挑戰仍會影響全球經濟進一步下滑而減少石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