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主委吳政忠3日主持改制後國科會第一次委員會議,邀請重量級產業人士包括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擔任委員,共同為科技發展獻策。據悉,產業界關切淨零碳排台灣要發展的科技項目,同時建議掌握國際上發展核能相關的科學技術與知識。
值得注意的是,吳政忠強調,科學園區研發創新也要提升,國科會已要求科學園區提高廠商進入門檻,入駐廠商研發投入占營業額比例,要達到全國製造業三倍以上,顯示科學園區對廠商研發帶動國內產業鏈投入創新研發的象徵性意義。
改制後的新國科會3日舉行首次的委員會議,委員除主委吳政忠外,還有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經長王美花、中研院長廖俊智、童子賢及彭双浪等產官學研共14人,未來每二個月開一次委員會,必要時得加開會議。吳政忠強調,國科會將作為跨部會科技溝通平台,擘劃國家科技策略。
為達成國家2050淨零碳排目標,會中報告淨零科技方案初步規劃,以推動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為目標。彭双浪則關切,明後年編列淨零預算,台灣要發展的科技項目重點。
童子賢則表示,很多再生能源運用要靠科技,碳匯若靠種樹,台灣土地資源沒那麼大,需更多新科技的探索。提及核能,他對政府能源政策表示尊重,但核能涉及很多物理科學和知識,在科技發展上,建議台灣要隨時掌握國際上發展動態,不可偏廢。
吳政忠也轉述產業界對淨零的發言表示,社會生活轉型很重要,這個東西不要只是硬的技術,尤其科技研發優先次序要把減碳減較多的當重點,但任何有可能發展的科技,不要放棄任何機會。國科會預計12月蒐集各部會意見訂定淨零科技方案。另國科會報告112年度科技預算達1,383億元,成長168億元、漲幅13.8%,為歷年之最,希望113年只會更多不會少。他表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十年內擴大1,200億美元戰略性先進科研技術,但台灣科技預算無法那麼龐大,台灣優勢是快速布局、跨部會整合。
至於前瞻科技,吳政忠說,太空原本只發射2顆B5G衛星,現決定加碼公私協力發射2+4顆B5G衛星,替廠商尋找練兵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