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1003■彭暄貽

展現環保守護誠意 塑化龍頭帶頭回收

近年塑膠、化工企業相繼切入可分解材料領域,期盼一改過往產業生產是不可分解,造成使用後環境負擔之指控。然而,相較於產品對環境負擔減輕,在當前氣候暖化逐年嚴峻之際,企業具體投入降低當前塑化產品對環境負擔的回收作業,更是貫徹社會責任的重要態度。

 身為塑化產業龍頭的台塑集團除已啟動可分解等高值化綠色材料生產,過往更早率先透過與國際客戶合作,展開漁網尼龍、聚酯等回收作業,力圖在既有生產中,透過資源回收再利用模式,肩負起降低環境負擔的企業責任。

 台化、南亞近年更由董事長帶頭,廣邀媒體親赴廠區參訪,分享多年回收製程規劃,宣示從加碼投資回收產能,到擴大回收領域、合作對象,以及將回收資源升級至更高階產品應用,擴大投入回收領域。

 面對高齡化持續拉高的尿布需求趨勢,台塑擬對旗下SAP應用之尿布,籌組企業結盟,展開回收機制布建。台塑生醫也持續擴大全台玩具回收的合作版圖,透過各公司分工帶頭貫徹,展現產業龍頭對生產技術、品質與環境守護的實力與企圖心。

 台化2018年率先斥資10億元於越南建立耐隆回收廠,與品牌合作進行廢漁網回收再利用,是全球唯三家具耐隆回收技術,且量產的企業。耐隆下腳及回收漁網等初步每月500噸目標已達成,並與下游業者合作,建立循環回收機制;今年將努力提高目標至每月1,250噸,使回收己內醯胺占總用量之12%。

 南亞2007年投入回收、再生使用後的寶特瓶等聚酯製品,較傳統石化製品約減少72%碳排放量,回收後更有90%用於生產技術難度較高且高附加值的長纖絲;愛迪達、NiKe都是合作夥伴。

 南亞今年宣示將斥資逾12億元,於兩岸、美、越、泰及菲律賓建置聚酯回收產線,明年回收年產能預估倍增至42萬噸;以聚酯總年產220萬噸估算,回收產能占比提升至近2成水準。

 此外,南亞離型膜在客戶使用後原須以廢棄物進行處理,現由南亞進行回收再利用,已建置每年回收處理量可達7,200噸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