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下周大事件為擁有42.6萬民股東的長榮,19日即將減資後復牌,每股上市參考價為187元,法人認為,基於三理由,19日長榮股價具有補漲空間。
長榮6日為減資前最後交易日,收盤價為80.8元,7~16日停止交易,19日新股重新上市,每股參考價達187元,參與減資的43萬民股東,心繫長榮恢復交易後股價動向,分別以三大方向來探討,新股掛牌首日,將能拉出紅長。
第一、以每股淨值角度出發,目前股價淨值比(PB)差不多來到歷史低水位,此是股價強勁支撐。
長榮日前曾以第一季財報數字推算,減資後每股淨值為206.35元,以19日參考價187元,股價淨值比(PB)約0.9倍,已接近歷史最差的PB比0.7倍的評價。
因長榮第三季財報尚未結算,第三季每股淨值確定是高於206.35元,參考國內研究機構元太投顧估算,長榮2022~2023年平均每股淨值267.8元及史上最差的PB比0.7倍計算,恰恰好是19日新股上市的參考價187元,因此,預計長榮股價下檔有支撐買盤。
第二、長榮7~16日停牌期間,陽明及萬海的高層相繼拋出市況轉淡且保守的言論,承認歐美長約價將重談及現貨運價修正嚴峻,惟此時陽明及萬海在長榮停牌期間7~16日,股價反而逆勢走揚,分別上漲4.11%、5.08%,由於短中期利多訊息清淡,利空眾多,陽明及萬海走勢形成利空測底且不跌的格局。考量長榮經營績效優於競爭對手,19日新股上市股價將有補漲空間。
第三、長榮手握龐大現金,也能抵抗景氣的波動。長榮目前是台股中現金水位第三高的公司,僅次於台積電、鴻海,現金約當現金3,345億元,扣除現金股利及減資退還,仍有2,000多億元,既使未來景氣波動,長榮有厚實的財務底氣因應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