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916

美國濫施「長臂」 台灣產業陷入集體焦慮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於14日出席「SEMICON Taiwan 2022國際半導體展」時表示,台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將於10月12至14日於華盛頓召開。經濟部表示,預計美方將在會中介紹之前才剛通過的「晶片法案」,希望能吸引台灣半導體業者赴美擴大投資。由於事關台美雙方在科技貿易與投資合作的落實,據了解經濟部長王美花初步決定親自出席。即使因逢立法院新會期開議期間而無法抽身,也將由次長代表出席以示重視。

 檢視經濟部此番對AIT處長所傳遞訊息的高效回應,一方面固然可以彰顯經濟部身為促成經濟、產業發展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自然希望能夠帶領台灣的半導體業者,把握美國「晶片法案」所祭出高達520億美元晶片製造研究補貼,以及240億美元稅務減免優惠之「歷史機遇」,前往美國投資設廠。另方面執政當局毋寧更寄望能因而拉近與提升台美的雙邊關係,俾能應對來自海峽對岸「文攻武嚇」的壓力與挑戰。

 站在執政團隊的立場,如此積極的回應甚至爭取能夠獲得美國「晶片法案」所提供的投資優惠,自然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獲得美方所提供的補貼和優惠,自然也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除了法案條文明白規定「領取補助的企業在10年內不得在中國投資擴產先進製程」,後續又對部分半導體材料與技術實施出口管制,以及在8月底告之輝達、超微兩大美國科企,如果要出售旗下高階GPU至中國、俄羅斯,必須先獲得美國政府批准。

 面對美國拜登政府近乎歇斯底里的啟動對中國的科技制裁戰,姑不論中國是否就此甘拜下風,抑或反而促成中國加速研發站上高新科技創新製造的新高峰。至少就當下的情況來看,台灣反而可能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首先,自然是響應經濟部號召,前往美國投資研發設廠的台灣半導體企業。在取得資金補助和租稅優惠的同時,自然也就不能將所研發的先進製程、設備、甚至技術,導入在大陸的子公司生產製造。直言之也就是逼迫有在美國投資生產的台灣高科技公司,只能在美中競技的賽局中選邊站,而不再有兩面通吃的模糊空間!

 如此這般,可以想見號稱「台灣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其實也將陷入明明是「匹夫無罪」,卻因獨步全球的奈米先進製程,反而成為必須表態的「懷璧之罪」了!

 其次,美國透過「晶片法案」及後續的制裁措施,在取得可以號令天下的「長臂效應」之後,只怕未來即使並未依循晶片法案前往美國投資設廠的台灣半導體廠,恐怕也將無所逃於美國老大哥的制裁「魔掌」了!

 面對這種足以讓台灣高科技產業產生「集體焦慮症」的態勢,目前固然不在經濟部或執政當局的計議中,半導體業者也就只好自求多福了。包括同樣在今年的「台灣國際半導體展」,主辦單位即已設定今年的主軸為「攜手同行」(Forward as One),並經由與會貴賓的主題演講中,提醒半導體業界,「地緣政治及政經局勢變化將是新的變數」,從而如何在利益衝突中取得平衡,創造多贏,需要更多的經營智慧。

 堪稱桴鼓相應的,先於「半導體展」的演講提醒,面對全球的半導體生產鏈不僅已被切分為美國及中國兩個世界,零組件供應系統也被迫由全球化轉變成在地化,包括家登、濾能、迅得、科嶠、耐特等半導體本土供應商,於12日正式對外宣布合組「半導體在地供應鏈聯盟」,期待能整合各家的技術及產能,合力爭取兩岸半導體擴產的龐大商機。此一聯盟的組成,除了期待能抓住全球產業斷鏈的新商機,但何嘗不是對於在地緣政治激化下,充滿變數的未來市場「集體焦慮」的自保之道!

 不過,美國的一意孤行,所可能帶來對台灣產業的傷害,固然不容輕忽。但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為了鞏固半導體上游供應鏈並制衡中國,乃積極拉攏台、日、韓組成「Chip 4」晶片聯盟。然而包括日韓長久以來的競爭對立關係,以及南韓三星電子明白表態反對介入挑撥中美關係,形同給想要施展「長臂」的美國澆了一盆冷水,以致聯盟從倡議迄今卻仍未能有所作為。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美國為了壓制中國的崛起,不惜撕裂全球產業生態鏈,並肆意揮舞「長臂」想要號令天下,但卻只給各國添亂!如何自求多福、險中求生,台灣可別一味盲從,以致自貽伊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