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913林昱均/台北報導

KPMG通膨大調查 逾8成美企擬調漲售價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KPMG美國所近期發布《2022年KPMG美國通膨大調查》指出,因全球通膨壓力未解、壓縮企業獲利,高達82%美國企業受訪者有意調高產品售價,52%按通膨率提高商品售價,另30%調幅將高於通膨率。

 在台灣方面,KPMG安侯建業稅務部營運長暨全球資產配置戰略諮詢中心主持人陳彩凰表示,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多半與全球供應鏈有緊密連結,如今全球通膨,上游供應鏈端若漲價,台企自然會考慮提高價格,惟多數企業將同步考量市場接受度。

 陳彩凰指出,美國今年疫情趨緩卻碰上高通膨因素,近期隨消費者支出放緩,有利通膨降溫及貿易赤字改善,但仍不足以彌補房市動盪、庫存增加和政府支出下降等情況。

 美國今年1~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約8.3%,為近十年同期新高水準,尤其6月隨國際原物料價格攀升,因此美國CPI年增率達到9.1%、增幅創40年來新高,7月則略微降低至8.5%,8月有望再看到通膨降溫。

 但KPMG安侯建業調查顯示,因應今年以來的通膨,美國多數企業打算提高產品價格,有62%美國企業認為全球通膨最大挑戰為「無法預測的地緣政治風險」,近期烏克蘭雖在俄烏戰爭扳回一城,雙方戰役卻未見休止符。

 在俄烏戰爭未歇的前提下,等於未來通膨有持續上升的空間,KPMG安侯建業調查顯示,有82%的美國企業有意調高產品價格;以時程來說,約有72%美企在未來3~6個月內將提高售價。

 除漲價外,多數美企也考慮節流(撙節支出),有74%的美國企業有意精簡人事成本,另將近40%美企則計畫允許所有員工遠端工作以減少商辦租金支出。此外,33%美企則謹慎管理貨幣波動風險,避免匯損衝擊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