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816朱漢崙/台北報導

4類企業 恐列行庫投資黑名單

落實ESG投資,除高污染產業,沒發股利、經營層常變動、常被罰款也將禁投

 金融業為落實ESG投資法則,四大類型企業可能成為被拒絕投資戶。金管會大推ESG的責任投融資,各大行庫不僅在授信上簽署赤道原則,連同在投資標的也列出指標刪選,行庫指出,除了高污染產業,非高污染的產業若一直沒發股利、經營階層一直變動、經常被罰款、財務主管等相關高層人事經常換人,也會入列「不可投資名單」,

 行庫高層指出,ESG投資除了要求符合環境永續的原則,公司治理也非常重要,同時和銀行投資是否「踩雷」高度相關,例如一直沒發股利或是經營階層常變動,代表公司獲利能力可能有問題,且經常改朝換代會讓經營權責歸屬畫分不清。

 至於經常被罰款,更是直接由主管機關「認證」常有公司治理缺失;若財務主管等相關高層人事常異動,背後釋出訊息往往是這家公司帳務可能有問題。

 行庫高層表示,為落實永續投資,不少行庫已採取「正面表列」,也就是內部投資小組開會列出「可以投資」的名單,這和過去相較,有相當大的突破。

 隨行庫投資台股規模愈來愈大,每家都上百億元起跳,合庫更高達400億元,台銀、兆豐銀、一銀也都有260億元、250億元水準,金融圈人士認為,大型行庫加入ESG投資陣容,可望發揮更強的「責任投資」引流效果。

 證券自營商投資也有相關潮流,許多大型、中型券商投資時,有兩種作法,一種是開立「可投資名單」,另一種則是開立「不可投資名單」,即直接把某些公司列為禁投標的。券商表示,列榜不可投資名單的公司,主要認定還是不符永續條件、不符環保要求、有違人權、發生勞資等重大社會爭議、遭到檢調調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