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804

正視「非核家園不敵全球暖化」議題!

 歐洲議會於今(2022)年7月通過執委會的提案,在《歐盟分類法》(EU Taxonomy)下,將天然氣、核能正式列入過渡性的「永續經濟活動」項目,未來得以接受永續資金的支持。歐盟執委會強調:「氣候中和是我們的目標和法律義務,我們致力於使用所有可用工具來擺脫高碳排的能源」,顯見歐盟藉由天然氣、核能轉型的企圖心已十分明確。反觀台灣同樣宣示要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但被問及是否有可能重新將核能列為能源選項,經濟部卻表示,台灣已走進民主社會,任何新的能源形式在台灣要使用,都要經過民主選擇。

民主似乎已經成為施政者逃避問題的最好理由,而民主是否可以用在高度專業的選擇,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例如核四問題是否應該公投,公投後又是否可落實,議論紛紛卻無濟於事。眾人之事交由眾人決定看似真理,然而,偏離專業討論、泛政治化一直是台灣公共議題決策時面臨的困境。

國際上碳定價一直不斷升高,碳邊境調整機制也破天荒地在6月22日通過。這些事件所代表的意義,全球暖化議題勢將衝擊未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在歐盟排放一噸碳近100歐元的碳定價下,我國發一度電約有502克碳排放,代表未來電價需要反映環境成本時,我國電價至少漲幅達50%以上。遑論外銷企業所增加的生產成本。

根據文獻,如果以煤炭發電,一度電約排放870克二氧化碳;如果是風能,約排放14克,但核能僅排放12克;這是為何當氣候與能源危機同時發生時,核能被視為解決暖化問題的關鍵角色。核能及相關能源議題牽涉到高複雜度與專業性,從能源轉型和經濟競爭力的角度來看,捨棄核能是否是最佳的能源轉型路徑?在無其他經濟有效的過渡性能源下,一旦捨棄核能,可預見台灣能源轉型步調將受阻,而與國際趨勢脫節的作法,對企業經濟競爭力的影響也不應忽視。政府不應在沒充分資訊和討論下進行粗糙決策,政府對於這些專業問題也不應也不該假「民主」之名搪塞回應。

此外,從貿易手段來看,歐盟已於7月通過了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改版法規,並將CBAM範圍擴展到電力排放,亦即製造商所消耗電力的碳排也將納入繳納碳關稅的課徵範圍,因此如果台灣排除核能作為過渡性能源,我國廠商出口競爭力將立即因使用高碳排量電力而面臨衝擊。2020年台灣一度電的碳排係數高達502g,不僅遠遠超過法國(51g)、瑞典(6g)等歐洲國家,也超過了鄰國日本(422g)、韓國(416g),而近期日韓兩國更不約而同宣布將重啟核電,除顧及能源轉型風險外,也期望更進一步降低電力碳排放係數。若我國持續忽略核能對於能源轉型的重要性,待2027年歐盟CBAM正式上路之後,高電力排放係數將使得我國製造商面臨巨額的出口成本,對於我國產業的衝擊不容小覷。

《歐盟分類法》對於製造類經濟活動的碳排放表現,以前10%排放水準作為永續標竿,一旦符合此標竿數值,便符合永續標準並可引導永續金融投入,為獎勵資優生的概念;而CABM則是採取出口國同類產品排放強度前10%,或是歐盟同類產品強度前5%之平均值作為繳納費用的預設值,較像懲罰後段班學生的概念。歐盟的目的很明確,即是藉由金融和貿易兩種手段上下夾擊,促使企業加速轉型、負起碳排放責任。

然而,我國不但始終在能源轉型路徑上無法達成合理共識、亦遲遲無法建置可有效因應歐盟碳關稅的碳定價相關機制,種種政府表現與國際趨勢明顯背道而馳,既無法引領企業成為減碳資優生,還迫使企業因高電力碳排放係數而落入減碳後段班的困境。

企業在當前國際綠色新政下紛紛陷入碳焦慮,更有大型企業因此轉向國外自願性市場購買大量碳權,讓本可以在國內流通的減碳資金平白流出到國外,而購買回來的國際碳權卻無法列為公司資產,對企業及國家而言都是損失。從具高度專業性的核能議題看出:政府忽視國際能源轉型趨勢的演變,也無法提供企業解決碳焦慮問題的手段與方向,卻以民主為名來推託,進一步一點一滴侵蝕台灣的國際經濟競爭力。呼籲政府讓能源議題討論訴諸專業,更別讓台灣的永續發展毀於意識形態之爭辯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