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727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負利率債規模 降至7年低點

 全球央行積極升息打擊通膨巨獸,超寬鬆貨幣政策時期盛行的負殖利率債券,如今規模已降至七年低點紀錄。

 根據數據顯示,上周全球整體負殖利率債券規模為2.4兆美元,較2020年12月的頂峰184兆美元銳減87%。根據FactSet資料,6月全球負殖利率債券規模一度降至1.63兆美元,創2015年以來新低,7月22日則回升至2.4兆美元,但仍在七年低檔。

 全球負殖利率債券以日本占大宗。摩根大通分析師估計,截至6月底止,日本占全球負殖利率債券比重高達84%。

 負殖利率債券意味著持有到到期日將蒙受損失,投資人願意購買負殖利率債券是過去10年來金融市場的異象之一。

 2010年代中期負殖利率債券的規模大幅攀升,當時歐洲央行(ECB)、日本銀行(央行)和其他國家央行實施負利率,試圖拉抬低迷的通膨。疫情爆發初期,全球央行大舉降息和購買債券來支撐經濟,進一步推高負殖利率債券規模。

 隨著物價飆高至數十年高點,全球央行致力升息遏止通膨。歐洲央行上周意外升息2碼,讓基準利率回到零,此為11年來首度升息,並終結負利率。

 不過日銀迄今仍堅守寬鬆政策。上周貨幣政策會議將短期基準利率維持在負0.1%,並將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標保持在零水位。

 在市場預期ECB將宣布升息下,歐洲債券殖利率已開始走揚。指標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今年稍早終於回到正值,此為2019年來首見。周二10年期德債殖利率由周一收盤的1.019%降至0.92%。殖利率與債券價格呈反向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