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718邱莉玲/台北報導

貨櫃新船攀高 恐掀價格戰

累計訂單900艘、700萬TEU,下半年開始陸續交船,未來供給將暴增逾27%

image
三大聯盟九大航商運力概況

 全球航商軍備競賽開打,首見貨櫃輪訂單超越散裝船與油輪,目前累計貨櫃輪訂單近900艘、700萬TEU(20呎櫃),下半年開始陸續交船,明、後年達高峰,未來市場供給將暴增逾27%;法人關注,隨著新增運力出籠,若貨量減少、填艙壓力大,會不會掀起殺價競爭,甚至上演淘汰賽。

 據Alphaliner 17日最新統計,瘋狂造船首推地中海航運(MSC),在建船舶多達118艘、新增運力逾154萬TEU及達飛在建船舶68艘、逾64萬TEU,中遠海運在建船舶34艘、逾58萬TEU,長榮在建船舶57艘、逾54萬TEU。

 最新一樁造船案是韓國現代商船(HMM)13日宣布,未來五年投資15兆韓元(約新台幣3,460億元)強化運力,從目前逾81萬TEU提升到120萬TEU,2026年運力大增46%。

 目前貨櫃海運市場,運力逾百萬TEU的航商有七大,依序是地中海(逾446萬TEU)、馬士基(逾428萬TEU)、達飛(逾329萬TEU)、中遠海運(逾289萬TEU)、赫伯羅特(逾176萬TEU)、長榮(逾157萬TEU)、ONE(逾151萬TEU)。

 排名第八的HMM隨新船投入,可望躋身百萬TEU俱樂部;排名第九的陽明敲定訂造五艘1.5萬TEU的LNG船,但至今未對外招標採購,未來運力僅逾71萬TEU。

 航運界認為,HMM砸錢造船加強在THE聯盟的地位與話語權,HMM成員還有赫伯羅特、ONE,將對陽明造成很大營運壓力。

 法人憂心,一旦市場貨量減少、船舶供給大增,供過於求,貨主會要求航商降低現貨價,也可能影響長約價。

 後疫情時代、通膨發威,業界估今年第三季傳統旺季,貨量裝載率95%或滿載沒問題,還有長約高價護體;但進入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隨著新增運力出籠,若填艙壓力大,恐殺價競爭,甚至上演淘汰賽。

 粗估全球未交付貨櫃船占現有營運總運能約27.9%,其中,今年新增運力100多萬TEU,明年翻倍、增加245萬TEU,後年多達274萬TEU。

 業界透露,運能一旦供應過剩,航商承擔船舶貨值比下降風險,可透過空白航班、減速航行等支撐運價;另有一派認為,2023年IMO(國際海事組織)環保新規上路,雖會淘汰不環保舊船,但恐怕抵銷新增運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