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與荷蘭港口怠工和罷工造成歐洲大塞港,欲運往美國的貨櫃在港口堆積如山,當中不乏雙B名車、各式汽車零件與宜家家居(Ikea)的家具,可能需要數個月才能消化完畢。
透過貿易數據供應商ImportGenius的資料發現,堆積在歐洲港口的產品包括鋰電池、組裝完成的汽車,以及各式各樣的汽車零件和底盤,皆是汽車業不可或缺的零組件。
此外,根據美國海關近期文件顯示,賓士、寶馬(BMW)和福特汽車,宜家(IKEA)的家具、家飾與地板產品皆在其中。
愷瑞國際物流(Crane Worldwide Logistics)歐洲、中東和非洲海洋產品主管布勞恩(Andreas Braun)表示,「美國進口商需要提前四至五周查看是否有船隻,這不是正常現象。若是夠幸運能在船上訂到艙位,還得設法在腹地找到空貨櫃。」
布勞恩指出,德國與荷蘭塞港問題逐漸蔓延至歐洲其他港口。船舶抵達和貨櫃裝卸延誤,可使用的貨櫃與卡車短缺,變得屢見不鮮。雪上加霜的是,從腹地或港口移動空櫃或滿櫃也遭遇挑戰,因怠工與罷工造成鐵路堵塞。
進口商擔心問題不只塞港,缺櫃還可能推高價格。這些成本恐轉嫁給消費者,加重通膨壓力。
布勞恩表示,罷工確實造成巨大影響,讓塞港的問題十分嚴重,即便之後不再有罷工,未來三個月情況可能依然混亂。
部分航運業者將貨櫃從德國港口轉至荷蘭安特衛普和鹿特丹,造成港口堵塞,然後產生骨牌效應,引發貨物運送延誤。從歐洲出發至美國東岸的船舶將會延後抵達,待貨櫃裝上船後,預期抵達美國時間可能延後七至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