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630文/馮建棨

供電不穩怪老天?

 炎炎夏日來場傾盆大雨,不僅解熱消暑也洗滌空氣,但29日大雨前的烏雲密布,光電無法出力,一下驟減250萬瓩,讓台電經歷今年以來供電最緊張的一天,未來隨太陽光電設置越來越多,供電只能看天吃飯,供電不穩定狀況恐仍會險象環生。

以往光電隨太陽下山角度傾斜,才會逐步減少發電,調度是從下午3點開始,設法增加供電量,但昨天是因烏雲籠罩雲嘉南等太陽光電主要發電區域,讓太陽光電提早下班,甚至還需呼叫抽蓄式水力發電支援才能度過難關,不料,水力也有二部機組掛點。

經濟部27日剛宣布調漲電價8.4%、產業用電調漲15%,當天工商企業界幾乎異口同聲認為,供電穩定比電價上漲更重要,大聲疾呼供電不應打折扣,能源結構不應排除基載的核能。

甚而,電價審議會當天,很多委員對「供電穩定」感到很憂慮,認為這次因俄烏戰爭讓國際燃料成本大漲,未來天然氣比重過高,遇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電價會帶來很大的波動,對供電穩定會造成更大隱憂。顯見不只工商界有雜音,連學者也同樣敲下警鐘。

29日亮出今年首顆供電警戒的橘燈,甚至比去年517大停電時的備轉容量率還要低,顯見才剛進入夏天,供電就開始在走鋼索,稍有不慎又會跌入缺電斷崖。

蔡政府宣布2025年能源轉型,再生能源要達到20%,近期雖下修至17%,但政府口口聲聲保證不會缺電。未來整體太陽光電占比仍會持續提升,且國發會訂出2050淨零碳排後,再生能源更要提高60至70%,難怪工商界甚至美國商會,會對台灣供電穩定打上問號,充滿疑慮。

幾片烏雲就會影響太陽光電發電能力,昨天的供電緊張情勢,活生生呈現在國人眼前,既然政府宣布能源政策要仰賴再生能源,就須要有完整配套措施,加速儲能及填補抽蓄式水力發電量能力的不足,但這些都非一蹴可幾,是否延役核能是不得不審慎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