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628朱漢崙/台北報導

台美利差擴大 SWAP也要避險

銀行大舉壓縮天期,最多不超過三個月,甚至最短一個月就到期

 全球股債大震盪,金融業更群起展開「利率大作戰」,現在連外匯交易SWAP都被掃到。據金融圈人士透露,現在銀行業者連操作SWAP都已悄悄壓縮天期,以往可能長達一年,現在恐怕連三個月都不到,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台美利差正在逐漸擴大,導致有一定規模外幣資產投入SWAP交易的銀行業者不得不避險。

 金融圈人士坦言,台美利差越擴越大,讓銀行對SWAP的承作天期都要精打細算,例如此次相對於聯準會升息3碼,台灣央行僅升息半碼,強烈的對照已使市場普遍預期,美國未來不論是升息的次數或是強度都會遠甚於台灣,因此即使美元走強會帶動SWAP業務更好賺,在此同時,銀行業者也必須更嚴控風險。

 其中相較之前,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把SWAP承作的天期大幅「壓低」,不僅以最多不超過三個月為目標,甚至最短一個月就到期。

 行庫高層分析,SWAP交易和債券投資類似,在利率走高、利差擴大時,新承作的部位會有更好的利差,但舊部位則會在利差擴大時反而有評價損失。但SWAP有個重要特質,在於一旦到期,先前的評價損失也可望回沖,因此,銀行才靠縮短SWAP到期期間「避險」,即使有價損,但至少在一至三個月內就可把損失回沖,不需要等到一年。

 銀行主管表示,利差擴大會讓SWAP「越作越有甜頭」,但倘若「顧此失彼」,也就是「只有看到未來的甜頭,但忽略了過去的價損」,此時的評價損失就會反過頭來吃掉利得,也因此,為了避免評價損失,銀行承作SWAP交易才會改走短天期路線。

 行庫主管也指出,由於台美利差越拉越大,因此銀行積極吸收外幣,一方面進行海外債券投資,另一方面進行SWAP操作,不過為了避險,因此不論在部位配置或操作天期上,都作出相當幅度的調整,前者加碼新債時直接以放在持有到期部位,亦即獲得固定利息收益來取代過去賺價差的作法,後者則是直接減少操作天期至三個月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