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623陳厚銘■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系特聘教授

元宇宙的發展與挑戰

image
 ●元宇宙話題存有很大的期待與想像空間,但離現實生活卻有些遙遠。圖/路透

近來探討元宇宙和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s,簡稱NFT)的話題風靡雲湧,對元宇宙都存有很大的期待與想像空間,但離現實生活卻有些遙遠。元宇宙是否會成為數位烏托邦,或因為被過度美化而對人類文明帶來負面影響,值得我們關注與探討。

 「元宇宙」一詞英文metaverse,源自作家尼爾.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創作的科幻小說《雪崩》,其中所描繪一個虛擬實境未來世界的名稱。元宇宙目前尚未有明確及統一的定義,唯發展的主要目標是透過這個3D虛擬空間,以及VR眼鏡、AR眼鏡、手機、個人電腦和電子遊戲機等裝置,可以讓虛擬分身代替現實的人或物於各個相連的虛擬世界中暢行,體驗「平行世界」的新生活。

 元宇宙涵蓋廣泛,最主要的三個特性是:「數位分身(Avatar) 」、去中心化的「共識性價值體系」、以及「沉浸式體驗」。其基礎設施和服務內容的產生都是遵循著需求驅動 (demand-driven)的法則,相較於舊有虛擬實境是以供給者為中心,使用者只能選擇供給者提供的物件或選項,元宇宙則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使用者可以自行開發、製作內容與物件,進行販售以獲取收益,形成特有的數位經濟體系。

 元宇宙經濟是一個對所有人開放的全球數位市場,是一套高度數位化和智慧化的完整閉環經濟體系,一種區塊鏈和智慧合約鏈結的新經濟模式。各個虛擬世界所使用的貨幣可以相互交換,還可以帶回到現實世界中運用,也就是元宇宙與現實世界可能即時互通,緊密聯結虛擬與現實兩生態。

 NFT是元宇宙經濟體系中的核心要素,它是一種在區塊鏈技術下的加密數位憑證,載記著虛擬藝術品或收藏品等數位資產的所有權,具有獨一無二、不可替代、不可分割、可追溯性、永久保存等特點,不僅能夠實現數位資產版權確權、去中心化的交易流通,還能對用戶提供收藏性、投資性與功能性等等消費價值。所有物項存在都可以NFT為憑,因此NFT的出現對元宇宙的數位內容資產化與數位資產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助益。

 但是,現階段元宇宙在實際應用上仍存在著困頓。除了VR眼鏡360度的資料傳輸效能未達到十分理想,以致使用者在突然轉頭時,會因為場景轉換的瞬間延遲,造成暈眩外,未來元宇宙落地過程中,還存有各種棘手挑戰。

 首先,元宇宙由誰來建造與運營?是由現今的Meta、Google、Microsoft等科技大廠,還是由未來的若干新創企業透過分散式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來主導?若是前者,那麼這些科技巨頭為了搶奪「元宇宙」商機,勢必運用他們既有大數據與演算法的核心優勢取得資訊壟斷,對市場競爭將產生負面影響。若是後者,則如何建立區塊鏈信任的組織與法律爭端機制,會是一大考驗。元宇宙必要有一套明確的審查制度與規範,才能有效聯結各種不同系統開發出來的虛擬世界。

 其次是資訊安全、道德及倫理的問題。在「元宇宙」浩瀚的虛擬世界中,人們幾乎任何活動都可從事,如何保護個資與防止人格權被侵害,成為元宇宙是否能被信任及高度發展的關鍵。又,在「元宇宙」場域出現不當或違法行為,該屬於哪一國家管轄,適用哪一國家的法律?或者有必要修訂屬於「元宇宙」的專法?在在牽涉現有國家利益與法律的詮釋。

 環保與節能是另一個必須思考的問題。元宇宙使用的貨幣是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加密貨幣,交易過程必須運轉高端的算力,耗費大量的電力。SuperRare區塊鏈交易平台估計,運用NFT交易的過程,平均一次產生約48公斤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開發「低碳」或「零碳」的區塊鏈交易模式,是元宇宙永續經營必須面對的課題。嘗試開發耗電量較少的新興區塊鏈系統交易平台,或規劃綠色投資、設立碳吸收補償機制等措施,也許可為參考的解決方案。

 元宇宙的發展若能突破目前困境,未來有可能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與整個物質世界,個人需要及早從事相應的職涯規劃。元宇宙世界裡數位資源是無限的,數位分身既可瞬間移動,又可同一時間並存多個,個人的生產效率自然得以提高。其面具效果則不僅可以消除真實世界人與人互動的社會偏誤,也可以透過AR/VR技術讓有生理限制或傷殘的人們在元宇宙裡重新享受經濟與社交生活,而創造力就是數位分身在元宇宙成功立足立業的要素。因此,迎接未來的元宇宙世界,著手規劃個人職涯轉型,建立專屬的數位信用與核心競爭力,應該被視為緊要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