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602陳信榮/台北報導

新車銷量 6月起可望漸漸美

5月險跌破3萬輛 九年同期新低 車商:疫情與封控衝擊高峰已過,報復性買盤可期

image
5月新車銷售統計

 本土疫情升溫影響來客買氣,加上上海封控攪局,新車供應斷鏈短缺,5月國內新車銷量差點跌破3萬輛整數關卡,創下近九年同期新低。隨疫情可望逐步緩解,加上國門即將重啟,活絡國內經濟下,車商樂觀買氣5月落底後,6月起將可「漸漸美」。

 包括和泰、裕隆日產、中華、福特六和、納智捷等一線車商,6月紛紛端出購車優惠方案,期待發揮重啟車市引擎的效果,誘出報復性買氣。

 根據監理所資料,5月新車領牌總數為3.09萬輛,月減12.3%、年減10.1%,遠遜於車商原先預估的3.4萬輛;累計前五月新車總銷17.05萬輛,年減12%。

 主流品牌表現方面,多數業績都出現衰退。龍頭和泰豐田汽車挾國產車供應相對充足的優勢,5月整體交車量9,936輛、年增3.2%;三陽現代汽車則受惠於Porter小貨車大量交車,全月新車領牌數1,221輛,比去年同期大增四成。

 4月業績掛零的特斯拉,因Model 3大量到港,5月一口氣領牌1,655輛,單月市占排名躍至前六強。

 車商表示,去年5月中起進入疫情三級警戒,導致去年5~7月新車銷量明顯下滑;今年本土疫情升溫,儘管指揮中心並沒有實施三級警戒,不過民眾卻自發性大幅減少外出,導致店頭來客銳減三至四成,對業績帶來直接衝擊。

 除了疫情,上海封控這個意外的變數,更成為5月車市不如預期的關鍵。業者指出,原本晶片荒等問題,就已讓汽車供應極度不穩定,3月底上海無預警封控,更讓國產車遭遇零件斷鏈的危機,多家車廠生產線從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陸續緊急停工減產。

 不過車商也認為,本土疫情與上海封控的衝擊高峰已過,估計6月車市至少能維持3.1萬輛的水準,並有望「漸漸美」!原本因欠車而減少的促銷籌碼,車商6月起又推新方案,期待發揮刺激買氣、點火車市引擎的效果,複製去年三級警戒後市場出現報復性買盤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