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516曾仁凱/台北報導

食品股 Q1獲利縮水兩位數

 食品股第一季財報全出爐,受到「黃小玉」、棕櫚油等各項原物料大漲拖累,成本來不及轉嫁,包括統一(1216)、南僑(1702)、大成(1210)、卜蜂(1215)等食品廠第一季獲利皆縮水達兩位數。

 觀察食品股第一季財報,營收普遍成長,族群龍頭統一第一季營收1,242億元,年增7.6%;烘焙原料一哥南僑第一季營收47.64億元,年增2.2%;肉品霸主大成第一季營收260.31億元,年增率更高達16.3%。

 不過在獲利方面,卻全面呈現衰退,統一首季稅後純益42.3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6%;南僑第一季獲利更是大幅縮水33.9%;大成第一季純益同樣比去年同期大減近三成。

 分析原因,統一公共事務部部長凃忠正指出,公司第一季獲利衰退,最主要還是原物料大幅上漲,衝擊食品及食糧事業的獲利空間。

 由於極端氣候、海運缺櫃等因素,包括「黃小玉」、棕櫚油等食品上游原物料價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路狂飆,今年初再碰上俄烏大戰,進一步推高大宗原料價格,統一面臨沈重成本壓力。惟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堅持,「消費者是永遠的,原物料波動是一時的」,決定產品暫時凍漲,在成本未能即時轉嫁情況下,壓縮到公司獲利空間。

 南僑集團總裁李勘文也表示,俄烏大戰推升各項農糧原物料價格一路飆,南僑只能一路追高,即使透過產品調價以反應成本,下批買的原料又更貴,所以追不上,一直會有落差,成本沒辦法完全轉嫁。

 展望第二季,隨著產品價格陸續調升,食品廠的獲利空間有機會慢慢獲得改善。不過業者也坦承:「壓力仍在」。一方面這波原物料價格實在漲太高,如果完全轉嫁成本,恐怕嚇跑消費者,造成需求減少;二方面政府為了抑制通膨,對於食品價格盯得非常緊,廠商轉嫁成本受阻。

 另外還要留意的是,台灣疫情爆發,第二季進入高峰期,雖然不像去年5、6月實施三級警戒,但隨著確診人數持續飆升,民眾自發性減少出門,餐廳、賣場人流大受影響,可能連帶拖累食品相關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