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513陸孝立■勤業眾信永續發展服務團隊風險諮詢部門副總經理

金融業的氣候情境分析四步驟

全球氣候與環境風險近年來日益顯現,瑞士銀行(UBS)研究報告指出,若金融機構無法有效管理氣候風險,氣候變遷將可能造成逾17%的資產價值減損。為減緩氣候變遷風險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和損失,金融機構應建立相應風險管理機制,其中,氣候風險進行量化評估便是關鍵。

 由於氣候風險會在不同經濟及社會體系下交互影響,帶來高度不確定、且具複雜系統性的後果,金融機構應採用具有前瞻性的「氣候情境分析」作為識別和評估氣候風險的重要工具,可以協助制定靈活、全面的策略規劃,力抗氣候變遷風險衝擊。

 勤業眾信永續發展服務團隊建議,金融機構可參考以下步驟有效進行氣候情境分析。第一步,鑑別氣候風險情境分析的目標與風險要素。金融機構首先需要考量對未來氣候風險的預期及自身業務曝險情況。例如,針對氣候實體風險,應先明確氣候災害之成因,著重評估實體氣候危害對自身業務或投資組合之潛在負面影響,常見的如強降雨、水災等造成的營運中斷問題;針對氣候轉型風險,則建議將低碳政策推行進程、先進低碳能源技術、碳成本及能源價格等要素納入氣候風險評估範圍。

 第二步,設定未來氣候情境。目前國際間較廣泛被引用的方式,如國際能源總署(IEA)《2021全球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21)提出的四種氣候情境,該方法對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設置不同碳價;另外,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共用社會經濟路徑(SSPs)也是常見使用情境,其以典型濃度路徑(RCPs)作為基礎,以量化描述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路徑之間的關係。不同氣候情境的假設、研究範圍及顆粒度皆有差異,選用時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宜之情境。

 第三步,構建並將要素輸入氣候風險傳導模型。實際上,多數金融機構面臨的氣候相關風險是間接地透過客戶或投資標的傳導而來。針對此類風險,可以先將氣候風險因子輸入至氣候-經濟模型中,並輸出經氣候風險調整後的公司財務指標,如:營收、現金流情況等,再將其輸入至傳統財務風險模型,來評估相應的各類財務風險情況。舉例來說,銀行貸款業務方面,將聚焦於信用風險模型,如違約率(PD)、違約損失率(LGD)、信用評級等作為金融業氣候風險衡量指標;投資業務方面,通常選擇使用傳統的估值模型、風險價值模型(VaR),計算資產或投資組合估值變化。

 第四步,進行氣候風險管理與提出應對措施。根據氣候情境分析結果,金融機構應針對具較高風險之業務制定調適計畫,透過設定關鍵績效指標、與客戶議合以及加強對氣候高風險對象盡職調查與審慎評估等措施,逐年降低氣候風險的影響。另外,金融機構亦可思考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商機,如發行綠色債券、提供綠色授信或永續績效連結貸款等,支持發展低碳產業所需資金。

 在全球淨零排放的目標下,金融機構面臨日益嚴峻的氣候風險與挑戰,應及早採取更進一步行動,進行更專業化的氣候風險評估,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財務衝擊。惟有重視永續金融發展,與國際趨勢接軌,金融機構始得將資金引導至永續發展產業,擴大永續金融之影響力,加速全球淨零排放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