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510

市場失序危機讓國際能源價格續處高檔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揚,5月6日CRB商品指數已升至311點,相對疫情爆發時的低點112點,上漲近2.8倍,且以占比較高的能源價格走揚,最受市場關注。此波能源價格走揚的成因眾多,除了美歐等國對俄羅斯原油與天然氣制裁直接造成供給缺口之外,歐洲能源危機、美國原油增長有限、氣候變遷議題、多處地緣政治事件擾動,也是使當前能源供需基本面失衡,甚至進一步引發能源市場失序危機的變數。

首先,歐盟能源向來高度仰賴俄羅斯(2021年歐盟從俄國進口了約40%的天然氣、25%的石油)供應,以致於俄烏戰爭開打後,對俄羅斯進行能源制裁,旋即導致供給缺口擴大,引發多國能源危機,並大幅推升能源價格。即使當前歐盟對加快俄羅斯能源去依賴已有共識,並希望藉由長期發展再生能源與降低化石燃料使用達成「REPowerEU」計畫(目標在2030年前擺脫對俄國化石燃料的依賴),但短期內無法找到足夠替代俄羅斯能源的進口來源,嚴重危及各國能源安全,仍是橫亙在眼前的現實。

對此,美國雖表態將大力相助,但疫情後的美國石油產量增長非常緩慢,去年12月至今油價大漲逾30%,美國產量增長卻不到2%、達到每日1,180萬桶,遠低於2020年3月疫情前的每日1,310萬桶。美國能源資訊局(EIA)亦預測,到2023年美國每日原油產量也僅將再增加約100萬桶,增幅將遠遠低於歐洲每天從俄羅斯進口的約400萬桶石油。至於天然氣方面,相對於俄歐的陸路供應,歐盟若要轉向從美國大量進口天然氣,則在大西洋兩岸建立足夠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至少需要兩年時間,這還不包括審批和籌資。同時,自美國進口天然氣需要先液化再氣化,不只成本大幅上升,還會產生洩漏風險。由此看來,無論是原油或天然氣,歐盟要在短時間內以進口美國能源做為對俄羅斯能源去依賴的途徑,多所不易。

第二,美國原油產量之所以增長有限,主要與美國能源公司和華爾街不願加大頁岩油氣探勘、開採等相關投資有關。即便聯邦準備銀行達拉斯分行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頁岩油成本約在56美元/桶,僅約為當前油價的一半,業者應有利可圖。但考量到未來國際油價能否維持高檔仍充滿不確定性,且這幾年國際油價上沖下洗,甚至出現負油價,讓不少美國能源探勘公司破產等情事,怎不讓業者與華爾街投資人卻步。再加上,過去兩年美國通膨持續走揚不僅造成開採機械設備及原物料價格高漲,勞動力成本也大幅上升,大大壓縮了美國頁岩油投資報酬率。

第三,氣候變遷及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抑制了美國原油業者的中長期投資意願。尤其是總統拜登上任時大力推展再生能源,並限制化石能源發展,現在卻呼籲業者配合俄烏戰事的發展增加產量,用以支援歐洲盟國的原油及天然氣需求。傳統能源業者擔心的是,拜登政府會不會在原油價格下跌後,因受到從學者到環保團體的壓力,再對頁岩油開採施加諸多限制。何況,在綠能當道下,投資者更有興趣將資金投入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等ESG概念產業。

第四,當前正值地緣政治主導力上升時期,其高度不確定的特性讓能源投資人多所顧慮。例如伊朗原油的回歸與否(約可挹注每日百萬桶),即是油價短線下行風險的因素之一,但伊朗核協議能否達成尚需要莫斯科的幫助。在當前美歐盟友相繼對俄實施制裁下,伊朗核談判必然受制於各方謀算與拉扯,何時達陣仍屬未知;又或是近年來沙國的外交策略已不再單壓美國,而是轉與中、俄建立起密切往來與結盟關係,其主導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對美歐要求增產的態度依舊消極且曖昧,不願意加快增產速度,並以地緣政治事件並非OPEC可控為由,給拜登政府釘子碰。

要言之,觀測當前國際能源市場已然不能單由供需法則切入,其走勢充滿不確定性,市場失序的情況恐猶甚於1970年代。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推升油價最終重創全球經濟,其主因為地緣政治衝擊而非基本面,因為當時全球原油儲備與供給能力遠大於需求。但目前全球原油供需不僅遠比當時吃緊,以中國為首的亞洲新興國家能源需求維持高成長,亦使基本面較為緊張,遑論歐洲能源政策、美國原油業者投資決策、氣候變遷議題、地緣政治風險等複雜因素交互影響,讓能源市場更加詭譎難料,是以在2022年國際油價縱然起起落落,但多數時間應會高居於100美元/桶關卡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