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506富蘭克林華美中華基金經理人陳美君

陸股風險快速釋放 疫後正常生活可期

近期大陸A股市場雖然疲弱,但相關風險已經快速釋放,經過指數反覆打底,第二季應該可見到A股的底部。隨著政治與經濟的情勢逐漸好轉,下半年可望迎來一波反彈行情,此時對於陸股基金,投資人可思考採取逢低布局的策略,逐步加碼,不應該在悲觀的時候再降低部位。

 最近一個月,影響陸股表現有三大因素,都已逐步淡化。第一個因素是疫情變化,上海封城之後,市場擔心會散到蘇州、北京、鄭州等地,進而影響中國的經濟表現,擔心中國的經濟也會隨著疫情而「清零」。

 事實上,在4月中下旬就可以看出,中國疫情有好轉的跡象。由於封控嚴格,上海市每日確診高峰從2.7萬多人降低至約1萬人,已達到政府要求的「社會面清零」。其他地區若有需要走向局部封城,也應該可以依循上海模式而獲得控管,疫情不至於全面失控。

 第二個因素是中國的經濟壓力若變大,上市公司的營運狀況也會受到影響。所幸,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才剛在4月底召開,在經濟面釋出最重要訊息:努力達到經濟成長5.5%的目標。

 對於股市投資人而言,政府為了達成這項政策目標,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基礎建設,乃至於房地產管制,勢必會略加鬆綁,以刺激消費帶動經濟循環,各行各業都會有支持力度。若再輔以封城之後的解封應對,回復正常生活後更有利於經濟表現。

 第三個因素則是中國政府的政策決策干擾,情況已逐漸好轉。中國官方2021年對於平台經濟採取嚴加監管的態度,現階段則著重「健康發展」,對於大型網路科技等民營企業的監管力道應會加以鬆綁,顯示股價早已反映了最悲觀的狀況,開始有反彈的空間。

 俄烏戰爭所引發的通貨膨脹變數,也會干擾經濟復甦。由於物價高漲,加上疫情干擾,陸股上市公司的第二季財報恐受壓抑,因此政策上應該會以鬆綁為原則,改而創造有利的環境。

 陸股經過利空的測試,預料自第三季開始將迎接歐美年底的消費旺季,也有利於股市表現。加上中共將於10至11月間舉行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中將通過習近平續任總書記與軍委主席,政治局面有助於營造陸股的反彈行情。

 對於基金的操作,原先因陸股的眾多變數而拉高現金部位的策略,將逐步調整。疫後回復正常生活的受惠股,將優先布局;舉凡航空、旅遊、白酒、餐飲,或是非急迫性的醫療服務,預期在下半年將有一波需求爆發。

 對於科技股的布局,則著重於新能源、全球電子供應鏈的產業前景,在下波陸股行情,勢必會成為焦點。中美兩國的貿易戰無論如何進展,中國還是美國重要的貿易夥伴與供應鏈製造地,中國在新能源與電動車產業,已位居全球重要的供應鏈,若是有相關產業的利空打壓股價,反而是良好的布局時點。至於中國的消費市場,依然擁有龐大的潛力,不可忽視。

 總結來說,4月份應是陸股最悲觀的階段,市場氣氛將逐步好轉。A股歷經利空測試將會築底反彈,港股隨著網路平台企業的放寬監管,也有反彈空間,從外資對於陸股在4月時已出現資金淨流入來看,體質良好的企業不會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