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418

痛苦指數升高,不能與停滯性通膨畫上等號

 主計長朱澤民日前於立法院談及痛苦指數,他以當前的通膨率及失業率推計,今年的痛苦指數有可能會超過6.0,這一席論述立即引起各方關注,各報都以顯著版面報導,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值得一談。

 痛苦指數是經濟學家歐肯(Arthur Okun)所提出,卻是雷根把它發揚光大,代表共和黨挑戰時任總統卡特的雷根,於1980年9月以「讓我們使美國振作起來」為題發表競選演說表示,通膨率已高得使人受不了,僅今年就有近200萬人失業,他問大家你們現在的生活,是否比四年前過得更好?接著把失業率與通膨率加起來,得出痛苦指數(misery index),然後告訴選民:「過去三年八個月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那是一場美國悲劇。」感人的演講加上有力的數據,讓他在538張選舉人票裡獲得489張,以摧枯拉朽之勢,贏得大選。

 談起痛苦指數,不少人都會質疑,到底通膨率升高一個百分點比較痛苦,還是失業率升高一個百分點比較痛苦?說真的,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物價上漲影響的是所有人,失業率升高影響的是部分人,一個百分點的通膨率所帶來的痛苦,確實不等於一個百分點的失業率。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兩者都讓人討厭,通膨升高讓薪資縮水,失業升高讓所得無著,儘管兩者影響層面不同,但加總起來卻可以反映社會的痛苦程度,淺顯易懂,因此非常適合用來觀察民生疾苦。

 痛苦指數除了淺顯易懂,說起來,也是有理論依據的,唸過經濟學的人都聽過菲利普曲線(Phillips curve),經濟學家菲利普以通膨率、失業率為兩軸,循時間數列畫出一條曲線,他發現,常態情況下,要維持低失業,就得面對高通膨,反過來,若要降低通膨,就得忍受高失業,菲利普曲線揭示了通膨、失業的穩定抵換關係。不過,1973~1981年兩次石油危機打亂了此一法則,各國普遍出現通膨、失業一起上揚而菲利普曲線右移的情況。這意味著,算術意義上的痛苦指數升高,即是幾何意義上的菲利普曲線右移,可見痛苦指數還是有學理依據的,並非只是即興之作而已。

 從統計資料可以發現,兩次石油危機的年代,各國痛苦指數都非常高,以1970年代而言,美國高達14.3,法國13.5,英國18.5,韓國20.6,台灣也升至12.6,雷根競選總統的1980年,美國痛苦指數20.7,台灣20.1,痛苦指數準確反映了人民的心情,難怪廣受各界喜愛。

 從統計資料也可以發現,在兩次石油危機的年代,痛苦指數之所以升高,除了通膨率上揚,失業率的貢獻也不少,因此這一次通膨被稱為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期間美、英、德、義、日、韓都發生經濟衰退,台灣雖倖免於衰退,然而1974年經濟成長率也只有1.1%。

 近月隨著俄烏軍事衝突擴大,原油及農工原料的國際行情走高,台灣通膨率於3月升破3%,創下近十年新高,以首季而言,通膨率2.8%,失業率約3.6%,痛苦指數升至6.4,也正是如此,朱主計長才會認為今年痛苦指數可能會突破6.0。果真如此,這將會是十四年來最高的痛苦指數,難怪消息一傳出立即引起各方關切,甚至惶恐,然而關切可以,惶恐則可大可不必。

 回顧兩次石油危機以來,隨著全球化生產,自由貿易的風行,生產成本大幅降低,1990年代全球出現通膨與失業同步降低的新經濟(new economy),痛苦指數趨緩,以台灣而言,1990年代痛苦指數降至4.9,與石油危機年代有天壤之別。2000~2009年雖因金融海嘯而出現過7.7,然整個十年平均仍僅5.4。

 2010~2019年雖也曾有兩年出現6.2,但十年平均也只有5.1。這說明長期以來隨著技術進步,全球化生產,自由貿易,台灣,甚至美、歐即或有通膨率、失業率的上揚,也只是短期現象,痛苦指數再怎麼高,也僅1980年代初期的三分之一,類似兩次石油危機年代的停滯性通膨,已然不可能出現。

 況且,今年以來痛苦指數之所以升高,全是由通膨率推升,失業率非僅沒有上揚,反而比去年同期下滑。所謂停滯性通膨是指通膨率與失業率一起走高,而今,我們的情況並未符合此一條件。此外,如今通膨率雖高,以第一季來說也僅2.8%,與停滯性通膨年代那種月月漲、週週漲相去甚遠,看到痛苦指數升高就憂心停滯性通膨將至,那便是犯了「吳牛喘月」的毛病了。

 近期痛苦指數升高,當然要注意,這的確反映人民生活的壓力愈來愈大,政府不能視而不見。不過,痛苦指數的升高並不能直接與停滯性通膨畫上等號,國人自不必過於恐慌。今年已是2022年了,全球生產技術、產業結構、貿易自由化程度已和4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除非自由貿易、全球化生產從地球消失,或者又發生世界大戰,否則類似兩次石油危機年代的停滯性通膨,自不可能再次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