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408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西方制裁衝擊 俄上月汽車銷售崩盤

 俄烏戰爭招致的西方制裁及外資企業出走嚴重打擊俄羅斯經濟,造成3月俄羅斯汽車銷售較去年同期銳減三分之二。俄羅斯國內汽車製造商雖然少了外來對手競爭,卻因制裁而阻礙上游零件供貨,反而是中國業者漁翁得利。

 歐洲企業協會(AEB)最新調查顯示,3月俄羅斯新車及輕型商務車銷售量僅5.5萬台,較去年同期減少63%,與今年2月的4.8%跌幅相比足以看出俄烏戰爭對俄羅斯車市的衝擊程度。

 來自歐洲、美國及亞洲的主要汽車品牌3月俄羅斯銷售全面銳減,因為許多業者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加入抵制俄羅斯的行列,宣布退出俄羅斯市場。豐田及福斯汽車都在3月宣布俄羅斯廠房停工並停止對俄羅斯出口汽車。法國雷諾汽車也宣布莫斯科工廠全面停工。

 在眾多海外汽車品牌當中,豐田旗下豪華車品牌Lexus受創最為慘重,3月俄羅斯銷售銳減91%,福斯旗下豪華車品牌保時捷3月俄羅斯銷售也下滑73%。福斯汽車3月在俄羅斯的整體銷售下滑74%,是受創最慘重的汽車大廠。

 除了海外品牌出走之外,俄羅斯汽車情報網站Autostat指出,盧布貶值導致3月俄羅斯新車平均售價上漲35%至45%,再加上俄羅斯通膨率在開戰後衝上16%,害多數俄羅斯人搶購日常生活物資都來不及,完全沒有餘力購車。

 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AvtoVAZ本該受惠於這波海外品牌出走潮,卻因西方制裁導致重要零件供應受阻,迫使公司將年度暑休提前至4月,並自6月起實施周休3日強迫員工放無薪假,只為了讓4萬多名員工免於失業。

 反觀中國汽車業者意外受惠,諸如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第一季俄羅斯銷售都大幅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