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327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 林永祥

關注升息受惠股 把握科技股修正潮

時序進入第一季尾聲,回顧過去一季,全球金融市場經歷急速震盪修正,2月份俄羅斯展開入侵烏克蘭,全球原油供給短缺,造成油價與商品價格飆升,供應鏈持續面臨訂單積壓供給瓶頸等問題,3月份聯準會、台灣央行雙雙升息後,反倒使得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局面紓緩,過去一周海內外金融市場,呈現跌多大幅反彈格局。

第二季的金融環境,預料仍籠罩多變動盪、通膨、升息等氛圍,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如:通膨、升息受惠股,科技股面臨大幅修正宜逢低進場降低成本,此外,不妨留意定期收息型資產的投資機會等。

 俄烏戰火衝擊下,第一季以來市場通膨急速上升,包括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產出中斷,原油供給短絀等情形,帶來全球商品價格飆升,農作物、原油價格雙雙飆出天價,短期間通膨難降,第二季預料仍將面臨原物料供給受阻、製造訂單積壓等局面。

 根據Bloomberg資料顯示,美國消費動能已明顯放緩,儘管3月份名目零銷售數據仍呈現成長之姿,不過扣除通膨所反應的實質零售銷售數據已見轉折下降,面臨經濟降溫、通膨升溫的現象,使得聯準會在3月份FOMC會議祭出升息一碼的決議,台灣央行同樣跟進升息一碼。

 台、美經濟雖略見降溫,但仍處於擴張趨勢,俄烏開火以來,雖然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急速修正,但對於股市並未帶來基本面扭轉的改變,2000年代與2020年以來,同樣處於通膨升溫、經濟擴張環境,雖然在預期升息階段,會有股價較大的波動修正,但隨預期心理過去,股價仍會反應基本面價值、成長趨勢持續可期。

 過往全球原物料價格飆漲時,通膨與升息環境,傳產、金融類股相對有機會受惠出現較佳表現,根據Morgan Stanley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台灣次產業盈餘提升前十大產業中,70%是傳產及金融類股。

 近期金融市場受到外部地緣政治因素環繞影響下,股價波動變化較為劇烈,以台、美國科技股這波經歷戰爭與預期升息衝擊下,股價皆出現一成至兩成的最大跌幅,過去這兩、三年來科技股多頭趨勢,難得出現較大的價格跌幅,把握這波外部因素股價修正潮,投資人不妨採取定期存股策略抗大波動循環。

 面臨通膨環境,聯準會與台灣央行啟動升息循環下,亦不妨留意長期營運正向、現金流平穩,與定期配發股息,更俱備轉嫁通膨與升息循環成本的資產,例如不動產等資產。

 第二季動盪、通膨與升息危機下的投資環境中,宜掌握抗通膨資產、修正期布局,鎖定股優於債的投資方向等,總結來看,近期投資策略宜聚焦:通膨、升息受惠的傳產與金融股、科技股波動修正期採定期存股,公用事業不動產等收息資產等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