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325■于國欽

談統計的小數點

經濟數據雖以力求準確為目標,但所謂準確並非算到小數點後的位數愈多就愈準確,有時這麼做反而愈不準確,只有多多思考統計理論、抽樣方法,並善用大數據才是追求準確之道。

經濟成長率、失業率、通膨率等總體數字在我國都標示到小數點後第二位,如此繁瑣,既不見得更準確,意義也不大,非但意義不大,這也是在折磨閣員,我們常看到部會首長在立法院被詢及經濟成長率、通膨率,時而一臉茫然,莫說小數點後兩位,有時連小數點後一位都答得支支吾吾了,顯見數字過於細瑣反而會成為首長們思考問題時的障礙。

事實上,多數經濟數據是抽樣推估出來的,自有其誤差,以這樣有誤差的數字還要編到小數點後兩位,說不定小數點後一位即是誤差,硬編到小數點後第二位,非但不是準確的提升,反而是誤差的加大,以此而言,也真的沒必要瑣碎到小數點後兩位了。

我們看一下各國的情況,歐元區日前公布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4.6%,2月通膨率5.9%,只到小數點後一位;美國公布去年經濟成長5.7%,2月勞參率62.3%、失業率3.8%同樣也只到小數點後一位;再看看日本公布2月通膨率0.9%,韓國公布2月失業率3.4%,也全是到小數點後一位而已。公布到小數點後兩位,對這些國家何難之有?但他們沒有這麼做,因為他們明白這麼做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直到如今,各類數據還在追求小數點後第二位,例如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4.42%,2月通膨率2.36%,此外失業率、勞參率、工業生產、薪資增幅等數字都編到小數點後兩位。就事論事,利率等少數金融統計有其本質上的需要,自應細到小數點後兩位,甚至三位,但除此以外,經濟成長率、失業率等總體數據大可不必追求到小數點後兩位。

統計數字是用來觀察現象的,宜簡單明瞭,小數點後一位已是多數人的腦力極限了,加了第二位,恐怕連前一位的整數也會受干擾而記錯,為害大矣,由是觀之,只有讓小數點後兩位走入歷史,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