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318

解析大陸兩會政府工作報告 ─並論今年GDP增長5.5%的挑戰

 大陸「兩會」(全國人大會議、全國政協會議)3月11日在北京落幕。此次兩會的財經議題聚焦在「穩增長」,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5日提出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2022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5.5%左右,高於多數財經機構會前預估的5%增速,顯示大陸政府對今年大陸宏觀經濟表現有著高標準的期待。

 從大陸今年前兩月的經濟數據看,出口年增16.3%、消費年增6.7%、投資年增12.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7.5%、2月製造業PMI上升至50.2,表現亮眼且優於市場預期,讓大陸對經濟前景增添不少樂觀底氣。

 對於今年如何「穩經濟」,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和3月11日記者會提出三大政策方向,分別是積極財政、穩健貨幣和擴大投資。其中,財政政策是李克強著墨最多之處,期待財政政策扮演穩增長支柱的意圖不言而喻。

 具體財政措施上,李克強強調了減稅降費和增加財政支出兩項做法。減稅降費是大陸近年常用來提振經濟且頗具效果的財政工具,新冠疫情爆發的2020年,大陸政府將減稅降費規模從上年的人民幣(下同)2兆元擴大至2.5兆元,對於當年許多受疫情重創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服務業商家,堪稱是救命的及時雨。在2021年,大陸預期經濟復甦,於是將減稅降費規模降至1兆元,今年大陸經濟再次面臨巨大下滑壓力,減稅降費規模於是再擴大至2.5兆元,並宣布提前在6月底前將小微企業的留抵稅額全部退稅,希望藉此紓解弱勢企業的經營壓力。

 在財政支出方面,政府工作報告將2022年的赤字率從2021年的3.2%調降至2.8%,外界初步認為與積極財政政策背道而馳,但關鍵在於地方政府安排專項債券3.65兆元,另外,特定金融機構與專營機構須上繳近年結存利潤,使財政支出再擴大2兆元以上,今年財政擴張力道實際上有增無減。

 貨幣政策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將擴大新增貸款規模,降低實際貸款利率。事實上,在兩會之前,為營造「寬貨幣、寬信用」環境,人行在貨幣政策上已在價量上先行。

 2021年年末以來,當歐美國家因通膨高踞而準備進入升息周期之際,中國人民銀行逆向而行。在量的方面,2021年下半年人行已兩度降準,一共向市場放水2.2兆元。邁入2022年之後,尤其農曆春節前夕,人行頻繁操作中期借貸便利(MLF)和短期的逆回購等工具,不斷向市場注入資金,維持寬鬆的貨幣環境。此外,在預期經濟承壓之下,官媒近期陸續透露降準訊號,市場也預期人行降準的時間不遠矣。

 在價的方面,時隔20個月後,人行在2021年12月首度調降政策利率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將一年期LPR調降5個基本點,開啟這波降息周期。邁入2022年1月之後,人行加碼調降MLF利率、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利率。雖然2月和3月人行在政策利率上按兵不動,但市場認為人行為了繼續引導市場利率走低,以刺激貸款意願、提振經濟活力,後續調降政策利率的機會仍高。

 在擴大投資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至於投資重點,報告指出「支持在建項目後續融資、開工一批具備條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礎設施、老舊公用設施改造等建設項目」。

 市場尤其關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對投資的帶動作用,根據「十四五」規劃,新基建包括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大陸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兩會」期間進一步說明,今年新基建將有三項重點工作:加快完善網路型設施、加快打造國家數據中心和推進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在全球投資意願低迷之際,專家普遍看好官方主導的新基建將可活絡大陸的投資環境,短期有助穩定經濟和就業,長期則可培育出新經濟和新產業。

 然而,當前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加上大陸新冠疫情出現蔓延跡象,如何穩住後續的經濟大局來達成今年「高標」成長,大陸面臨諸多的挑戰。

 在大陸「兩會」召開前夕,俄羅斯2月24日揮軍入侵烏克蘭,不僅撼動歐洲安全局勢,戰事引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揚和產業供應鏈秩序大亂,使得過去五年因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疫情而遭受重創的全球經濟更加岌岌可危,身為世界工廠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當然也無法置身事外。

 由於俄烏戰火事發突然,而大陸的政府工作報告從起草到制定需要數週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因此李克強在報告中提出5.5%經濟成長目標,很可能並未將俄烏局勢和最近在大陸快速蔓延的新冠疫情納入考量,而這些變數將使大陸「穩增長」和達成經濟成長目標和難度大幅增加,相關財經政策伺機調整是可以預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