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短缺問題導致2021年大陸汽車減產近200萬輛,大陸發改委7日表示,要紮實推進「保鏈穩鏈」工作,2022年的重點工作是解決汽車等製造業領域晶片短缺問題。
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1月公布的資料,晶片短缺導致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約1,020萬輛,其中大陸減產約198萬輛,約占總減產量的19%。此情況延續到2022年,AFS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中國因缺晶片累計減產約5.11萬輛,占全球總減產量的13.8%。
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7日在大陸兩會期間的記者會上表示,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紮實推進「保鏈穩鏈」工作,做好「五個持續」,包括持續補齊短板弱項、持續鍛造長板優勢、持續破除瓶頸制約、持續深化開放合作、持續強化風險防範。
在破除瓶頸制約部分,林念修表示,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經濟循環是關鍵。當前要著力解決汽車等製造業領域晶片短缺問題。2021年因為多種因素影響,晶片在全球出現供應短缺,此一問題發改委在2022年會重點加以解決。
針對俄烏戰事加速通膨升溫問題,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說,要做好糧食、能源、礦產等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糧食方面,大陸稻穀、小麥等口糧庫存充足,也會加大保供穩價工作力度。
能源部分,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指出,由於中國原油、天然氣外採比例較高,因此肯定會受到影響,進口成本會有所抬升。但總體上看影響可控,因為大陸一方面是能源消費大國,也是能源生產大國,因此能源供應總體有保障。
連維良表示,大陸原油、天然氣進口來源已經多元化,而且長期合約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約履約,進口能夠保持總體穩定。與此同時,大陸正在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潔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將有效對沖和減緩外部影響。
至於大陸2022年能否達成政府工作報告設定GDP增長5.5%左右的目標,連維良表示,發改委將把握好三方面以實現目標,一是注重重大決策實施見效,進一步推出擴大內需政策,努力保持外貿發展良好趨勢。二是更加注重宏觀政策統籌協調。三是更注重有效應對糧食與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疫情等各類風險挑戰。
連維良說,雖然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但大陸經濟長期趨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仍具備好的基礎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