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303陳碧芬/台北報導

牛津:Omicron衝擊 比俄烏危機小

 牛津經濟研究院2日指出,2月亞洲製造業產出維持健康的速度增長,反映出Omicron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有限。

牛津研究團隊指出,亞洲和俄、烏的經濟與金融聯繫有限,意味著亞洲將比歐洲和其他地區受到衝突不斷升級的影響要來的小。亞洲企業目前陷在供應鏈緊張、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之中,俄烏戰爭可能會放大通膨風險,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才是新挑戰。

除了日本、台灣和印尼,亞洲所有經濟體的2月採購經理人指數均高於上月。整體來看,2月亞洲PMI 綜合衡量指標53.2,基本上和上月的53.1持平,東北亞PMI 則從53.1回落至52.8,東協PMI從52.7微跌至 52.5。

印度正渡過第三波疫情擴散的短暫影響,經濟活動正在恢復,印度2月PMI從上月的54上升至54.9。惟有日本的採購經理人指數下跌了2.7個百分點至52.7,反映出疫情和持續的供應短缺,影響了日本製造業的擴張速度。

 全球信評機構穆迪2日亦以視訊會議更新全球經濟展望,認同疫情已然減緩,全世界的健康平均狀況明顯改善,有助於全球經濟從原先的初步復甦,愈見轉向穩定成長,「只是轉向之路充滿風險」,穆迪全球信評長泰勒(Michael Taylor)說,地緣政治風險和利率走升,會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兩大風險。

 泰勒指出,俄烏戰爭帶來的緊張局勢,導致能源市場吃緊,暫時將油價維持在高位,現階段國際油價接近100美元/桶,遠高於穆迪推估的50~70美元/桶中期油價區間,恐刺激製造成本和大宗物價,各央行為防止通膨過熱,估計會升息更早、更快。

 至於目前偏高的國際油價,泰勒認為,會刺激支石油生產國/業者進行有利可圖的再投資,「除非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持續存在」,穆迪仍假設今年油價平均將在75美元/桶左右,並在2023年降至68美元/桶,反映經濟轉向穩定成長的一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