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303王淑琪■中正大學企管所博士生

補貼改弦易轍 找出農業隱而未現的力量

去年中國以檢疫為理由,先後禁止鳳梨、釋迦及蓮霧進口,這一系列禁銷的連鎖事件,農委會皆依循政策編列預算補貼,看似錦囊妙計的化解危機,卻是將農民帶入走不出迷宮的困境。臺灣的農業政策,長期糾結在收購、促銷、救價、補貼的任務之中,首長們的水果政治學頻頻上映,漸漸背離永續農業的發展方向。如何才能讓農產品成為BCG矩陣裡的「明星」,讓臺灣農產品也能晉升為打世界盃的產業,值得深思探究。

補貼是好策略還是壞策略?

思考補貼是好策略還是壞策略之前,先以美國農業補貼政策之歷史發展為例。美國農業技術創新能力強,現代化程度高,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1985年聯邦政府實施《農業安全法》,長期以來的價格支持和農業補貼,使得聯邦政府農業預算大幅增加,農業財政赤字明顯。1990年後,美國農產品生產市場化改革,大力削減農業補貼,政策轉型為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從正面來看,取消農業補貼和價格支持,使得農場生產規模更加擴大,農業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配合政府技術革新,運用新型的農業科技設備,大大提升生產效率。從弊端來看,取消農業補貼和價格支持,深化大農場的壟斷地位,使得小型農場的發展難以為繼,甚至退出農業領域。

「策略是用來打破現狀;也就是用來打破經濟學中的均衡狀態。」目前臺灣農業現況面對RCEP與CPTPP,若在區域貿易協定屢屢被孤立,這將使農業的發展更加險峻。長期補貼政策無助於農業產銷,許多補貼甚至造成市場價格的混亂,扭曲市場機制。政府透過市場供需進行調節,原本是美事一樁,但農產品特性是需要長期穩定的供需配合,不斷尋找短期通路,只能暫時緩解滯銷壓力,絕非長久之計。臺灣農產品有品質優勢,拓銷僅靠小農單兵作戰,政府無法主導團結合作,終究吃不下國際大型通路的訂單。

魯梅特Rumelt在《好策略.壞策略》一書提到以大衛與歌利亞為例,「在情勢懸殊的情況下創造優勢,找出隱而未現的力量」;目前臺灣農業就是處於國際劣勢的一方,政府應全力找出屬於臺灣農業的獨特優勢,以促使產業發展更具有國際競爭力。

補貼迷思到省思

 補貼的決策模式猶如利弊清單,當只有一把槌子時,每樣東西看起來都像釘子。補貼政策並非每個產業發展階段都適用,最怕農民習得性無助,補貼最後變成政府手上那把馬斯洛的槌子。國際市場競爭激烈,且國內需求不足,農產品面臨走不出國際的困境,也只能屢屢依賴補貼。農業短線補貼政策何其多,年花百億保價收購;但與其補貼,不如改善基礎設施,發展農業科技。未來農業補貼的特效藥終將失效,政府必須審視國際情勢與農業長遠發展,積極為農民思考一帖永續農業的健康良方。

 以小農為主體的臺灣農業,面臨全球化競爭,因耕地面積狹小、從農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以及氣候變遷帶來的諸多問題,農業發展之路充滿挑戰。單憑臺灣的內需市場規模,很難獨立支持農業,投入國際競爭是唯一選擇。勇敢揮別過時的補貼政策,將資源轉往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基礎建設,才能進一步為臺灣農產品創造穩定發展之路。

如今我國的農業科技發展策略,正與世界先進國家朝相同的方向前進。永續農業,是減緩全球暖化最有力的潛在盟友;永續農業,不再只是一個口號。擘劃農業防禦與進攻的競爭力,突破瓶頸與危機,結合臺灣在科技上的優勢,以「智慧農業」為核心,導入創新科研模式,積極邁向臺灣農業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