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與海事主管機關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著手檢討貨櫃堆放費等航運陳年陋規,打算限制業者的收費能力,盼能降低進口商的成本,並提升美國出口。
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克羅布查(Amy Klobuchar)與共和黨籍參議員圖恩(John Thune)日前共同提出法案,打算修改實行24年的海運改革法案(Ocean Shipping Reform Act)。新措施擬阻止海運公司不當抑制美國出口,並限制業者對貨櫃處理收取額外費用的能力。
美國從家具與服飾進口商再到黃豆和乳製品出口商,皆樂見國會提出新的航運規範。美國服裝鞋類協會表示,新規定將「終結現行掠奪性的陋規」。
不過代表航運業者的世界航運評議會(World Shipping Council;WSC)表示,提案的部分新措施可望產生助益,但無法緩解供應鏈瓶頸問題。
疫情期間供應鏈嚴重受阻,貨櫃與航運成本節節攀升。根據波羅的海貨運指數(FBX)顯示,2021年9月貨櫃從亞洲到美國西岸港口的平均運費超過2萬美元,較一年前暴漲500%。託運人表示,貨櫃抵達港口後若是無法及時提取或是返還空櫃,還會被收取附加費用。
聯邦海事委員會估算,2021年第三季,全球八大海運業者總計收取22.2億美元附加費,較第二季大增50%。
在此同時,根據倫敦海事研究顧問公司Drewry數據,貨櫃航運業者2021年獲利達1,500億美元。
疫情期間物流延誤司空見慣,託運人表示,因為自身無法掌控的原因而被加收額外費用並不公平。港口卡車司機指出,貨櫃被積壓在碼頭眾多貨櫃之中,或是拖車不足無法取出貨櫃,皆是造成取貨延誤的原因。未能及時返還空櫃是因為港口爆滿,可能多日停收空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