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208王冉卉■中正大學企管系博士生、企業經理人

桶裝瓦斯的昨日與今生

家用瓦斯桶是一般家庭中最熟悉的身影,40、50年級生從小看著它長大,即使到了今天,仍常見到大型機車後座載著瓦斯桶穿梭在大街小巷。外表銀灰色的傳統「鋼瓶瓦斯桶」,俗稱「桶裝瓦斯」,可曾想過有一天它也會變身嗎?

 台灣從1958年引進液化石油氣與盛裝氣體的鋼瓶製造技術,每支傳統鋼瓶均須通過合格檢驗,確保液化石油氣運送與使用的安全性,然而傳統鋼瓶受到材質與技術限制,瓶身重量較重、搬運不易,且無法觀察桶內的瓦斯剩餘存量。鋼瓶的使用與維護方面,搬運時的碰撞可能會令瓶身刮傷,亦容易受台灣潮濕的海島型氣候影響而鏽蝕,使瓶身變薄或破損,隱藏著瓦斯外洩的風險。

 參考經濟部能源局使用天然氣用戶數及內政部戶政司全國總戶數網站109年12月資料,推估目前國內約有520萬戶左右家庭使用桶裝瓦斯,可見其與民眾生活非常密切。

 引進複合材料瓦斯桶的台灣先驅

 國內瓦斯業者曾組團於2008年前往韓國首爾參加「國際液化石油氣高峰會」,會場內展示挪威Hexagon Ragasco的複合材料瓦斯桶,由於其造型美觀時尚、材質輕盈,重量不到傳統鋼瓶的二分之一,且透過瓶身外觀鏤空花紋處,能清楚目視瓦斯桶內的剩餘量,解決傳統鋼瓶瓦斯長久來無法透視存量問題;瓶身採用複合材料具防爆功能,上市至今竟能保持零工安意外事件,成為業者矚目的焦點。

 2014年台中市某瓦斯業者評估其優勢,自挪威獨家引進10公斤複合材料瓦斯桶,掀起瓦斯產業經營新思維及改變氛圍。該業者透過各式平面媒體、電視報導強力行銷複合材料瓦斯桶,掀起國內使用複合材料瓦斯桶話題,業務順勢增長,至2021年底,配送範圍橫跨台中市大多數區域。業者更打破傳統銷售瓦斯框架,採異業結盟「胖達咖啡」,開啟台灣瓦斯行新型態經營模式,充分帶給民眾別於傳統瓦斯行的全新體驗。

 美國學者羅傑斯(E. M. Rogers)1962年提出「創新擴散理論」,強調創新擴散為一個創新的事物傳遞出去的過程,參與在傳遞過程當中的人有所創新,並共同分享,以期達到共識。由於與「胖達咖啡」合作的創新經營,業者的複合材料瓦斯桶打響知名度,業務範圍更拓及全台11縣市,足見新型複合材料帶給瓦斯產業一片新氣象。

 台灣的高產製能力帶來許多進口替代的商機,複合材料瓦斯桶在受民眾歡迎的同時,也開始讓本地業者動起類似的腦筋。德宇複合材料公司投入複合材料瓦斯桶研發生產,並於2019年順利量產成功,成為國內首家生產、銷售的專業廠商。該公司首批推出的16公斤瓦斯桶獲得國內市場高度回應,繼而再推出適用於台灣一般家庭與營業用途的20公斤瓦斯桶。相較於國外引進的瓦斯桶,國內生產的產品無須負擔進口與授權費用,市場價格進而有其優勢。

 啟動瓦斯業者經營新商機

 本地生產、銷售複合材料容器的廠商自2014年的一家,及至2019年成長為三家。不論是自國外引進或國內自行量產的新型複合材料瓦斯桶,均具備材質輕盈、可目視桶內存量、瓶身具防爆等優點;而國內每年因使用年限到期或生鏽,須汰換新的鋼瓶量超過30萬支,在現今人口結構替換、新一代經營者思維轉變等市場驅動下,新式瓦斯桶需求的成長是可見的進行式。

 當國內業者開發成功,有能力自行量產複合材料瓦斯桶,本著在地生產、便利在地諮詢服務的優勢,估計能帶動使用複合材料瓦斯桶的趨勢,提升國內液化石油氣產業與市場的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