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IDM大廠微控制器(MCU)產能持續吃緊,當前最為缺貨的32位元MCU,除了車用零組件大廠大力搶貨之外,消費性市場需求也相當暢旺,使32位元MCU交期及價格仍持續攀升。
法人指出,在國際IDM大廠產能全滿的情況下,新唐(4919)成功搶下客戶轉單潮,訂單已排到下半年,可望帶動上半年業績再攻新高。
微控制器(MCU)市場近年以來變化相當迅速,其中又以32位元MCU供給狀況最為吃緊,供應鏈指出,主要是因為車輛智慧化趨勢成型,使得車輛搭載的微控制器數量不斷成長,加上消費性電器及物聯網等終端產品同步智慧化,使32位元MCU用量大幅增加。
國際IDM廠32位元MCU供給相當緊張,且交期及價格仍呈現上漲趨勢,供應鏈指出,國際IDM大廠的32位元MCU價格在上半年仍持續上調,且交期更長達一年,對比過去的半年以內時間高上兩倍。
至於供給端部分,由於MCU產品多使用8吋晶圓生產,2022年8吋晶圓代工產能供給依舊不敷市場需求,雖然晶圓代工廠以及IDM廠都同步啟動擴產,但最快也要等到2022年下半年,才會逐步到位,預期MCU吃緊情況恐怕將延續一整年。
據了解,新唐主要以32位元MCU產品線為主,當前又有新唐日本子公司產能支援,法人指出,順勢搶下32位元MCU轉單潮的新唐訂單已經一路排到下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有機會逐季成長,並有力拚單季新高。
除此之外,新唐持有的日本子公司原先就是車用、工控等高階市場的類比IC、影像感測器及DSP等晶片供應商,隨著車用市場規模不斷攀升,法人看好,新唐後續營運將有機會搭上智慧汽車及工業4.0等新興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