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206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1月CPI 升息重要指標

 美國勞工部將在10日(周四)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繼2021年底美國通膨率達到近40年來最高點後,今年通膨發展受到各界密切關注,尤其是聯準會(Fed)已透露將在3月升息,1月CPI被視為重大參考指標。

 Investing.com網站調查分析師預期,美國1月CPI年增幅可能達7.2%再創新高,核心CPI年增幅也可能擴大至5.9%,加重聯準會升息壓力。

 勞工部在年初公布2021年12月CPI年增7%,創下1982年6月以來最大通膨率,主因是供應鏈混亂造成新車、二手車、大宗商品、服飾和住房價格全面上漲。另一項被聯準會視為通膨指標的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也在2021年12月年增5.8%,同樣創下1982年以來最大增幅。

 儘管2021年底CPI月增幅稍稍縮小,但通膨率依舊偏高,再加上美國勞工薪資快速成長,令分析師擔心企業為了負擔勞工成本而調漲商品價格,使高通膨成為長期現象。

 聯準會關注的就業成本指數顯示,2021年第四季美國整體勞工薪資年增4%,創下該指數追蹤至今20年來最大增幅。然而,勞工薪資成長趕不上物價飆漲速度,相對打擊消費信心。

 由於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有三分之二來自消費支出,因此消費信心低落連帶打擊消費支出恐怕拖累經濟成長腳步,這也是外界預期聯準會2022年接連多次升息的主因。

 2021年12月美國消費支出下滑0.6%,是當年2月以來首度下滑,且經濟學家擔心Omicron變種病毒帶來的新一波疫情,將造成2022年初消費支出進一步萎縮。

 雖然經濟學家多半認為,2022年通膨升溫速度將有所減緩,且聯準會官員也預期年底前通膨率將回到3%以下,但在全球貿易持續緊繃狀態且消費支出走向不定的情況下,聯準會仍密切注意高通膨延續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