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206陳碧芬/台北報導

台PMI、NMI 元月恐旺季不旺

中經院預期,受供應鏈亂象及疫情干擾,不易複製過往年節熱度

 2022年1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即台灣製造業PMI、非製造業NMI,將在農曆開市第二天的2月8日(周二),由調研單位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自跨入2022年,製造業供應鏈亂象致使旺季不旺,內需的非製造業受到本土疫情攻擊,民生消費面臨物價通膨的陰影,此項景氣領先指標,恐難複製過往的年節熱度。

 採購經理人指數的觀察重點,在於趨勢變化。回顧2021年12月台灣PMI,指數微跌0.2至59.3,但仍然有連續18個月呈現擴張(指數高於50)的向好趨勢,是史上少見的持續繁榮;12月台灣NMI,指數下跌3.7至58.6,連續第六個月呈現擴張,住宿餐飲業、金融保險等八大產業NMI皆呈現擴張表現。

 中經院2021年11月調查12月NMI時,受訪廠商反映,接下來內需將進入農曆年節傳統旺季,不看淡後續的內需景氣,因此12月台灣NMI的「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續揚0.9至64.6,為2021年5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但1月4日台灣本土確診案例再起,Omicron變種病毒自桃園機場擴散出本土新一波疫情,1月22日甚至出現82例的近半年新高,高雄也在同一時間出現疫情,二級警戒瀕臨升級壓力,八大娛樂業再祭嚴格防疫措施,飯店、餐廳因涉入感染鏈而出現退訂潮,家庭親友農曆年假減少聚會,直接衝擊NMI表現。

 台灣PMI、NMI的變動趨勢中,農曆年節期間是季節未調整之前的固定高峰。對製造業來說,為避開農曆長假的生產線停工,通常提前到年假之前趕工、拉貨,因此會有小波旺季,也是製造業傳統上冬季少有的旺季。

但這個傳統現象,在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幾乎都被打亂,2020年12月間出現疫後第一波全球需求,製造業營運突然拉高;而2021年12月,製造業不僅要面對高基期的壓力,2021年亂了一整年的供應鏈瓶頸、缺櫃、缺料、缺工,讓製造生產線庫存備料失控,加上大宗商品原物料價格年增四成,惟電子業、半導體仍受惠於國際需求、出口暢旺,1月整體製造業能否挺住景氣在高原盤旋,頗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