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126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在印台商 南向聚落成形

image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圖/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提供
 ●目前在印度投資的台商企業已超過200家,圖為中鋼印度公司廠房。圖/中鋼提供

1月26日是印度共和日,謹代表行政院以及經貿談判辦公室同仁,敬祝印度共和國75歲生日快樂。

 印度饒富多層次面向,人文、歷史、景觀、玄學、阿育吠陀(Ayurveda)古醫學,在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印度建國史,本身就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史詩。本人很榮幸受邀,得以借用時報一隅,談談印度,以及印度與台灣多面向的往來關係。

 在美國近幾年推動「轉向東亞」、「再平衡」,以及「印太戰略」外交政策下,印度成為美國不可缺少的盟友。莫迪總理並受邀參加2021年10月拜登總統親自主持之「強化全球供應鏈韌性」(Global Supply Chain Resilience)高峰會議,顯示印度在新冠疫情期間,與疫後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角色。

 2014年莫迪總理就任後勵精圖治,採取進口替代的產業發展策略,並推出「印度製造」、「數位印度」、「新創印度」等政策,目標為產業與供應鏈「自給自足」,以擺脫對中國等國家的進口依賴。

 此外,印度人口中位數在28至29歲間,15到59歲勞動人數占62%。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人口逐漸老化,人口紅利是印度經濟發展勝出其他亞洲同儕的重要生產要素。

 聯合國2021年全球投資報告顯示,儘管2020年新冠疫情使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衰退35%,但印度FDI逆勢成長26.7%。印度商工部統計,2020~2021會計年度FDI總額約達810億美元,為90年代印度開放以來新高。

 為加碼吸引國際企業前往投資,印度政府針對策略性製造業陸續推出半導體、先進電池、電子與科技、汽車與零組件、通訊與網路設備、藥品、太陽能模組等十多項產業「生產連結投資獎勵措施」(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Scheme)。2021年我商企業先後獲得手機類投資獎勵(富士康鴻海、鴻海Rising Star、緯創、和碩),以及IT硬體類投資獎勵(緯創、鴻海Rising Star)。

 印度政府全力衝刺,利用最短的時間,爭取到最多目標產業進駐,一鼓作氣帶動印度製造業整體發展,同時配合在水電等基礎設施,以及交通運輸等後勤作業積極投入建設。可預見在未來的三、四年間,印度製造業將有爆發式的成長與發展。

 莫迪總理堅定推動「印度製造」政策,逐漸受到歐美主要國家的重視,2021年陸續與歐盟、澳洲、加拿大重啟雙邊自由貿易談判,並將在2022年與英國展開FTA談判。

 印度已與東協、新加坡、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南亞國家、斯里蘭卡、模里西斯等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但不惜在2019年底退出16個成員、規模最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談判,中國因素是印度退出的重要考量。印度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每年約600億美元,加入RCEP可能助長中國貨品借道東協國家進入印度,對印度萌芽中的策略性產業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此外,印度亦無意成為中國紅色供應鏈的一環。

 目前在印度投資的台商企業已超過200家,逐漸形成台商聚落。除先前提到的鴻海、緯創、和碩外,還有台達電、正崴、光寶、正新橡膠、聯發科、豐泰鞋業、萬邦鞋業等,僱用當地員工超過十萬人。印度成為台商企業在東南亞國家外的另一選擇,主要考量包括印度位居亞洲與歐洲、中東、非洲國家的樞紐位置優勢。

 蔡總統上任推動「新南向政策」以來,台灣與印度在互動面向、層級和頻率都有大幅的提升;人民交流也有可觀的成長,包括教育、醫療、傳統醫學等合作、開放天空、水資源保護等領域。

 印度近幾年來積極與協助印度發展產業,以及具備製造業關鍵技術、原料的國家洽簽FTA,包括與天然資源豐富之南美洲、非洲國家。在談判目標方面,印度政府除盼透過關稅減讓、提升雙向投資,以強化經濟與商業往來,亦歡迎兩國間之公私部門合作,例如基礎建設。

 台灣擅長硬體製造,資通訊、電機電子、機械、電腦、汽車零組件都是台灣強項產業,而印度在研發,軟體設計領域已累積豐富的經驗並擁有豐沛的人才,原本就是天然的合作夥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產業界、智庫數度向政府建言,應積極爭取我國半導體業者前往設廠,在印度合作發展半導體產業。

 政府將持續爭取與印度建立制度化機制,營造對我企業友善之法規環境、降低我商赴印度投資障礙;向印度政府爭取投資之相關設備、零組件等貨品降稅,以及開放我商企業有興趣投資之服務業,以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做為努力方向。

 謹恭祝印度生日快樂,祈願台印各界合作,創造共好繁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