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121鄭淑芳/台北報導

新應用加持 光電產業今年重返成長

image
2021年台灣光電產業總產值

 光學股王大立光(3008)2021年營運腹背受敵,毛利率慘跌破六成,就連在法說會上談及2022年的展望,態度也相對保守,讓市場對光學鏡頭2022年的前景打上一個問號。不過,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卻在20日雪中送炭,認為2022年在新應用加持下,臺灣精密光學產業應有機會擺脫負成長的陰霾,重新回到成長的軌道。

 受到宅經濟帶動,面板2021年大賣,各家面板廠口袋都麥克麥克,也連帶帶動平面顯示器產業2021年產值大躍進,根據PIDA產研中心統計,2021年平面顯示器的產值達到1兆766億元,順利躍升為新一輪的兆元產業,年成長率上看22.4%,順理成章成為光電產業中成長力道最強的產業。

 除了平面顯示器之外,其他光電科技族群包括生醫光電、太陽光電、光通訊、雷射應用、LED與照明、影像感測器、光儲存也分別拉出了21.6%、13.8%、8.8%、7.5%、6.9%、6.8%、4.1%的年增率,唯獨精密光學獨憔悴,2021年出現了3.7%的負成長。

 PIDA指出,大陸光學鏡頭廠崛起並開始打入蘋果供應鏈,致台灣光學廠市占率逐步被侵蝕;儘管蘋果等廠商陸續推出新機及專利戰等因素奏效,讓臺灣精密光學廠2021年第四季業績有所成長,但與2020年相比,仍呈現衰退狀況;經統計2021年臺灣精密光學產值僅906億元,相較於2020年的946億元,出現3.7%的負成長。

 對比光學鏡頭廠的陷入窘境,PIDA則相對看好台灣影像感測器的成長潛力,PIDA指出,隨著消費者對於智慧型手機拍照品質需求愈來愈高,及飛時測距(Time of Flight,TOF)裝置導入手機,手機鏡頭數量及感測器晶片畫素均有增加趨勢,加上電動車及自駕車發展趨勢增加,愈來愈多的感測器會被裝置在車上,進而推動光學鏡頭及影像感測器市場及產值成長,此趨勢已在2021年見到,初估2021年台灣影像感測器產值達170億元,已較2020年的159億元成長6.8%。

 展望2022年,在影像感測器部分,由於電動車及自駕車已是汽車產業主流趨勢,包括英特爾、輝達、高通等晶片大廠均推出新一代車用電子平台,車用CMOS影像感測器(CIS)需求飆升,讓台灣影像感測器產業後勢看漲;至於精密光學產業亦因元宇宙所需的AR/VR眼鏡、車用鏡頭及工廠自動化等需求加持,可望出現止跌回升的走勢。